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成果首發 > 正文

從分歧到契合:“一帶一路”下俄羅斯的戰略調整與選擇(2)

普京強國經濟的首要的戰略考慮就是“強國富民”。他要做一位庇護80%老百姓利益的總統。他說:“每一個政權都應該承擔起道德責任和政治責任,無論它所依靠的是什么”,“造福于人民,是每一個政權的最終目標”。①加快經濟發展,增加居民收入,消除貧困,改善民眾生活,停止資本原始積累,反對腐敗,制止投機與掠奪,打擊經濟犯罪,把提高居民實際收入作為俄羅斯政府政策的優先方面。而俄居民收入增加的基礎是俄經濟的振興與增長。2004年,俄經濟增長率達到6.8%。2005年,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658億美元,增長6.4%。經濟增速雖然沒有達到8%的預期目標,但明顯高于美國、歐盟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增長率。2005年俄羅斯的經濟總量恢復到1991年的70%,軍事力量恢復80%。到2006年底,俄羅斯宣布已恢復到1990年的經濟實力,國內生產總值已超過1萬億美元,比2005年增長6.7%,重回世界前十大經濟體行列。

蘇聯解體是俄羅斯歷史的悲劇,但恢復蘇聯也是不現實的。蘇聯解體到底是歷史的倒退,還是進步?普京以總統的身份回答了這個俄羅斯社會廣泛爭論的問題。他在回答“你如何看待蘇聯解體”這一問題時說:“誰不為蘇聯解體而惋惜,誰就沒有良心;誰想恢復過去的蘇聯,誰就沒有頭腦。”他對蘇聯解體這一立場,統一了俄民眾的思想。普京在2006年底向俄聯邦會議提交的國情咨文中,胸有成竹地再次重申10年內(到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再翻一番的目標。普京用自己的務實精神,將俄羅斯民眾的注意力凝聚到加快發展經濟的目標上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現從“蘇聯帝國”向“民主強國”的轉型。不過,應該實事求是地說,普京威望的上升,得益于第二次車臣戰爭獲勝,它防止了俄聯邦的進一步分裂;而俄羅斯經濟回升與增長則與國際石油價格上揚密切相關。普京任總統以來制定的“能源復國戰略”,也是適應了當時的國際形勢和能源需求,從而拉動了俄羅斯經濟快速增長。在堅持俄羅斯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他重申,俄羅斯無意讓國有企業壟斷石油天然氣行業。實際上,普京總統從不放松國家對涉及國計民生的軍事工業和國有能源企業的控制。

但是俄羅斯的經濟結構并沒有調整到位,單純依靠能源輸出拉動經濟增長的好景不長。2008年以美歐為中心的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后,俄羅斯也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和影響。2009年經濟下滑,世界銀行的估計是俄羅斯經濟負增長4.5%,俄羅斯自己的數字是負增長2.2%。在2009~2012年的4年中,俄經濟一直維持低速增長。

在外交領域,俄羅斯依然以大國的地位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身份在國際舞臺發揮作用,并將獨聯體看作是俄羅斯的傳統勢力范圍。但實際上,俄羅斯獨立后的外交一直面臨著美國北約東擴和歐盟東擴在戰略空間上的擠壓,美俄爭奪獨聯體國家的矛盾十分突出。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明顯可看出俄羅斯在事關傳統盟友——塞爾維亞的國家核心利益問題上,是那么力不從心。美國策動的顏色革命在格魯吉亞、吉爾吉斯斯坦和烏克蘭相繼得手。因此,普京力圖在獨聯體內建立軍事上的集體安全組織和經濟上的歐亞經濟關稅聯盟。

“歐亞聯盟”是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提出的,但是哈薩克斯坦沒有這個經濟實力,而葉利欽總統對此反應冷淡,普京總統則對此給予積極響應。普京希望以此為核心在獨聯體范圍內樹立一個示范區,既要作為促進俄羅斯經濟的增長點,也要維護俄羅斯在獨聯體的影響力。普京擔任總統不久,就與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領導人討論關稅同盟升格的問題。2000年10月10日,在原來五國關稅同盟的基礎上,誕生了歐亞經濟共同體,以圖抱團取暖,共謀發展。自2010年起,俄白哈三國在歐亞經濟共同體框架下建立關稅同盟,隨后于2011年取消了相互之間的海關,形成統一關稅區。2012年1月1日起,三國啟動統一經濟空間并運行至今。

歐亞經濟一體化進程并非一帆風順。哈薩克斯坦的質疑從未停止。哈薩克對成員國之間進出口呈現不平衡態勢持批評態度,抱怨俄羅斯商品大量涌入哈薩克斯坦,對當地產業造成一定的沖擊。2014年5月29日,俄、白、哈三國領導人在阿斯塔納簽署了《歐亞經濟聯盟條約》,其目標是建立類似于歐盟的經濟聯盟。2015年1月1日正式啟動,計劃到2025年,俄白哈三國實現商品、服務、資金和勞動力的自由流動。

上一頁 1 234567下一頁
[責任編輯:樊保玲]
標簽: 俄羅斯   一帶   調整   戰略   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