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成果首發 > 正文

從分歧到契合:“一帶一路”下俄羅斯的戰略調整與選擇(4)

中俄關系深化推動俄東部開發

隨著中俄兩國關系的深化,俄對中國發展的猜疑逐漸減弱。俄羅斯的遠東開發是其整體發展振興不可或缺的部分。俄聯邦政府也認識到,必須把俄遠東地區開發與國際合作結合起來。2012年第三次擔任俄羅斯總統的普京,想借俄羅斯地處歐亞大陸的地緣優勢搭上亞太經濟發展的快車,將東西伯利亞地區和遠東地區作為俄羅斯經濟發展的重心。

習近平在2013年擔任中國國家主席后,首訪選擇俄羅斯,將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提升到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中俄關系在兩國高層的推動下,向縱深、全面方向發展。中俄政治關系深化,特別是中俄邊界問題解決后,也推動雙邊經濟合作更為務實。“合作共贏”的思維推動邊境地區合作深化,各個領域的合作項目都在開工建設。黑龍江上五座公路鐵路大橋相繼開工,俄羅斯到中國境內的石油管道和天然氣管線也在鋪設。

俄羅斯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之一。進入21世紀,中俄經貿合作發展之快不可想象。兩國在2000年的雙邊貿易額只有80億美元,而據中國海關總局公布的數據,2013年雙邊貿易額為892.1億美元,2014年達到952.8億美元。2013年、2014年與2000年相比,雙邊貿易都增長了10多倍。這表明中俄經濟合作具有高度的互補性,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中俄之間的一些具體經濟合作項目,從提出到達成共識,往往都要經歷長時間的談判過程。但在對合作共贏的判斷和最終利益的評價上,雙方還是會達成共識。

烏克蘭危機客觀上推動了中俄關系深化。在2013年11月烏克蘭爆發危機以來,特別是2014年克里米亞回歸俄羅斯之后,俄受到西方國家制裁,國內經濟面臨重大壓力。在國際石油價格大幅跌落之后,依靠石油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俄羅斯,經濟嚴重下滑。俄羅斯與中國密切雙邊經濟的合作,是擺脫俄經濟困境的唯一出路。

俄羅斯官方對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支持表示感謝。而中國的立場是一貫的,王毅外長在接受俄記者采訪時說:“考慮到烏克蘭所處的獨特地緣位置以及同俄羅斯的傳統密切聯系,中方認為危機的最終解決需要把握好兩個平衡,一是平衡好烏克蘭國內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正當合理利益訴求;二是平衡好烏克蘭與俄羅斯和歐盟的關系。這一方向符合明斯克協議的精神,也符合國際社會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意愿。”⑤中方一貫反對在國際關系中動輒實施制裁,或以制裁相威脅,主張各方通過對話談判和友好協商,政治解決有關分歧和爭端。實踐證明,烏克蘭危機以來,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使問題更加復雜,局勢更加緊張。中國對法、德、烏與俄四國在明斯克采取對話談判方式尋求雙方均能接受的解決辦法,最終簽訂兩個《明斯克協議》的做法,是完全支持的。

烏克蘭危機之后,俄羅斯明顯強化了進一步密切俄中關系的東方政策。美國、歐盟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促使俄加快了中俄戰略合作的步伐。中國是俄遠東最大、最密切的鄰國,可以成為俄方最可靠、最理想的合作伙伴。兩國領導人和政府為兩個最大的新興經濟體的合作發揮了主導協調作用。俄政府制定其東部地區的開發政策使中國資本進入俄羅斯遠東地區更規范化、制度化和可持續。中國在工業化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一大批優質產能企業在滿足中國西部開發條件下仍可以“走出去”,尋求新的市場。而俄羅斯希望實現工業生產本地化,這為兩國產能合作創造難得機遇。兩國在工程設備、電力冶金、建材、資源、能源加工等方面開展互利合作,都具有各自客觀需求,雙方之間有利益的契合點。

兩國國家元首與政府首腦形成定期會晤機制,推動總體關系發展順利。中俄兩國領導人的頻繁互動,有助于中俄經貿關系的快速發展。在兩國元首戰略引領、頂層設計和親自推動下,雙邊關系保持高水平運行。2013年以來的短短兩年,普京總統與習近平主席達成了107項重要的合作共識,其中55項已經得到落實,21項涉及到中長期的戰略合作項目,正在按計劃落實當中,31個合作項目正在積極的推進。其中,最關鍵的項目當屬在上海亞信會議期間中石油與俄羅斯天然氣公司于2014年5月21日簽訂的為期30年、合同總額達4000億美元的天然氣合同大單——《中俄東線供氣購銷合同》。該合同在2014年李克強總理訪問俄羅斯期間已經上升為兩國政府間的協議。按照規定,從2018年開始,俄羅斯通過該管線向中國提供天然氣,年供氣量380億立方米,可以使中國東北與華北的能源環境和能源需求得到根本改善。雙方還達成中國與俄羅斯修建高鐵的共識,中國已經明確表示參與莫斯科到喀山的鐵路建造計劃。習近平主席2015年5月訪問莫斯科期間,中俄簽署系列重大合作文件。

亞投行與“一帶一路”推動中俄利益的契合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4年訪問中亞國家提出“亞歐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后,俄羅斯沒有置身度外,并且把亞歐絲綢之路建設、亞洲基礎設施銀行的設立看作是遠東地區發展的機遇。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與俄羅斯要實施跨歐亞大通道建設是中俄利益的契合。兩國把俄羅斯遠東開發在對接雙方發展戰略的框架下向前推進。

2014年5月,普京總統成功訪華并同習近平主席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關于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新階段的聯合聲明》,明確宣布俄羅斯支持“一帶一路”的建設。

2015年3月28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開幕式上,俄羅斯第一副總理伊戈爾·舒瓦洛夫表示,俄羅斯總統普京決定俄羅斯將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俄羅斯不再認為亞投行與歐亞經濟聯盟是競爭關系。舒瓦洛夫明確表示,俄羅斯歡迎中國關于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并且相信,發展歐亞伙伴關系和絲綢之路經濟帶,將為由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亞美尼亞組成的歐亞經濟聯盟以及中國的發展創造更多機遇。

根據《籌建亞投行備忘錄》,亞投行的法定資本為1000億美元,初始認繳資本目標為500億美元左右,實繳資本為認繳資本的20%。運行后的亞投行是一個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按照多邊開發銀行的模式和原則運營,重點支持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這與俄羅斯開發亞洲部分的經濟政策是十分吻合的。俄羅斯加入中國倡議成立的亞投行,將為中國對俄投資提供政治信任,為俄羅斯企業參與亞洲基礎設施項目提供可能。

上一頁 1 234567下一頁
[責任編輯:樊保玲]
標簽: 俄羅斯   一帶   調整   戰略   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