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人民智庫> 正文

整治為官不為需“內外兼修”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八項規定”和“三嚴三實”教育如一股清風,將政治生態中的蝕氣吹得煙消云散,政治生態環境大大改善,官員的行為更加規范,“亂作為”現象切實減少。但是在當前,“為官不為”的現象并沒有完全消除,在“灰色”利益減少和約束條件增多的情況下,為官不為的心態反而變得更加復雜,需要引起足夠重視。

為官不為中的新老問題

老問題仍然存在——為官不為的三種表現

不敢為。受中庸思想的影響,干部當中不乏一些好好先生。他們就像老和尚撞鐘,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工作起來墨守成規、縮手縮腳,開拓創新的勁頭不足。遇事能繞就繞,不能繞就當和事佬,善于“打太極”和“和稀泥”。這些想法最后造成的結果就是不敢為。

不愿為。一些干部骨子里仍存在“無利不起早”和“不給好處不辦事”的慣性思維。“八項規定”讓這些干部不敢亂作為,同時也使他們感到“無利可圖”,辦事的積極性因此下降。有些干部習慣于在辦公室聽匯報、看材料,怕吃苦受累,不愿意深入基層,觸及真問題和真矛盾。

不會為。一些干部自覺學習和提高本領的意識不強,面對深化改革和轉變發展方式的新形勢,陷入了“本領恐慌”。與群眾打交道,總是抱怨群眾理解和支持不夠,基層組織公信力不強,而看不到自己聯系群眾的能力較差,與群眾溝通的技巧不足。

新問題的產生——為官焦慮

“八項規定”實施以來,隨著輿論監督的加強、考評問責機制的健全、 “灰色”收入的減少,許多干部覺得“鐵飯碗”不再有優勢,甚至一些干部產生了相當嚴重的焦慮心態,為官不為進而有了兩種新的表現。

首先是“軟”抵抗。面對從政環境的“新常態”,一些干部雖然覺得不舒服,但又沒有理直氣壯、光明正大的反駁理由,于是采取了“軟抵抗”的做法,消極怠工。這些人表面上照常開展工作,但內心深處還是有各種擔心,怕輿論、怕考評、怕監督。

其次是“情緒”化。筆者在此前的調研中發現,在包括收入低、任務重、責任大、考評多、問責嚴、晉升渠道窄等我們在網絡上看到的干部所發出的諸多抱怨中,收入偏低是干部抱怨最多的。誠然,這些抱怨有一些合理的訴求,反映了現有制度或機制上存在的一些缺陷。但是這其中也有相當一部分抱怨是情緒化的,因為抱怨者更多是從自身感覺出發思考問題,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和客觀的比較。

導致為官不為的深層次因素

內部因素

一是居功而不為。這種干部認為自己工作時間長、資歷老,付出了青春,做出過貢獻,現在“船到碼頭車靠站”,應該讓年輕人多去承擔工作,自己可以歇一歇了。

二是無利而不為。這類干部認為原來相互之間的迎來送往是很正常的事,拿點煙酒、收點土特產、接張消費卡是人之常情。現在來辦事的人,什么都沒有給,覺得很不習慣,因而,辦事的動力也沒有了。

三是無膽而不為。這類干部往往錯誤地把干事和守規矩對立起來,把對組織負責、對上級負責和對群眾負責對立起來,做事怕媒體、怕群眾、患得患失、畏首畏尾,稍微需要承擔一點責任的事情都不敢做。

四是無望而不為。有些干部,本身很優秀,也曾經做出過不少貢獻,但長期得不到提拔和重用,從而產生心理失落,干事熱情逐漸消退。

五是無能而不為。這類干部思想平庸,能力也平庸,本身做不了什么事,依仗著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相對穩定,一直在混日子。

六是心中有鬼而不為。有些干部,由于原來存在著亂作為的情況,甚至是有過違紀犯罪的行為,在高壓反腐態勢下,一心想著如何掩蓋過去,保全自己。這致使其只想著少做事,保證不出事。

七是心胸不闊而不為。這類干部往往能力不一定比他人強,但卻總喜歡攀比。一旦發現他人在職業上成長得比自己要快,就產生嫉妒、失衡、失落等心理,并將這種心理帶入到工作中,導致看不慣人,不喜歡做事。

八是轉型不適而不為。這類干部對原來的崗位和工作還是適應的,但是知識和技能更新慢,以致對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產生了不適應。因而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新知識、新要求,顯得很茫然,無所適從。

九是缺乏激勵而不為。這類干部總是抱怨工資待遇不高,政治生態不公,考核又沒有硬約束,總覺得多做少做、做與不做差別不大,因而沒有做事的激情,“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十是臨時工心態而不為。這類干部不是想著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是想著現在的職位僅是自己仕途上的一個臨時站點,過不了三五年自己就可能會升遷。因此,做事只顧當下,不謀長遠。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李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