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治理要聞> 正文

標準化與國家治理關系深度解析

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標準化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提出了許多富有創新性的觀點和要求,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和進步,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加強標準化工作,實施標準化戰略,更好地發揮標準化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的作用,是一項重要且緊迫的任務。

2015年9月22日上午,由人民日報社指導,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人民論壇雜志社發起,浙江省標準化研究院、《國家治理》周刊、人民論壇網主辦的“標準化與國家治理”學術研討會在人民日報社綜合樓隆重舉行。會議圍繞“習近平的標準化思想”、“標準化與我國公共治理改革”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對“國家治理標準化”的深刻內涵、機遇與挑戰等進行了全方位剖析。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杜飛進、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于欣麗、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小平、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高鷹忠等領導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辛鳴,中共浙江省委政研室原副主任郭占恒,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趙成根等專家學者參與研討。

標準化對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關鍵性意義

第一單元,與會領導和專家圍繞“習近平的標準化思想”、“標準化與我國公共治理改革”、“標準化在社會管理中的戰略地位”、“國家治理中價值標準與技術標準的同與異”等主題進行了發言,領導專家共話國家治理標準的機遇與挑戰,聯袂奉上一場思想的盛宴: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杜飛進、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于欣麗致辭;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發表“標準化是治理現代化的基石”開題演講。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高鷹忠,以及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趙成根等領導專家圍繞標準化在社會管理中的戰略地位、標準化與我國公共治理改革等議題發表主題演講。

杜飛進副總編輯指出,國家治理現代化既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維度和重要內容,也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前提條件和重要途徑。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將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立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明確提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標志著我國加速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偉大征程進入了嶄新的歷史階段。

于欣麗副主任表示,標準是經濟和社會活動的技術依據。改革開放以來,標準不斷從生產領域向貿易、服務領域以及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擴展,從經濟層面向社會治理、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以及政府管理層面不斷延伸,領域覆蓋范圍不斷擴大。標準化在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政府治理能力提升,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標準化成為國家治理體系的基礎性制度安排,成為與戰略、規劃、政策同樣重要的國家治理手段。在這個背景下,標準化工作任務更加艱巨。如何將標準化原理、標準化的方法引入國家治理體系的層面,建立規范的社會治理體系,發揮好標準化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的基礎性和戰略性作用,是一個重大研究課題。

俞可平副局長發表開題演講指出,治理現代化是社會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與標準化密切相關?,F代的國家治理體系通??梢苑譃槿齻€子體系,即政府治理、市場治理和社會治理。在這三個治理體系中,最先引入標準化的是市場治理。市場治理的主體是企業治理或公司治理,離開標準化,市場治理或企業治理是不可想象的。社會上有一種看法,以為政府治理和社會治理與標準化沒有關系,其實,這是一種錯誤認識。離開標準化,包括政府治理和社會治理在內的現代國家治理都是不可想象的。

標準化對于國家治理現代化而言,至少有著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第一,標準化為現代國家治理確立規范,從而關系到國家治理的制度化;第二,標準化為現代國家治理確立標的,從而關系到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目標;第三,標準化為國家治理的合理化提供依據,從而關系到國家治理的效益;第四,標準化為評估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量化指標,從而關系到國家治理的改善;第五,標準化為國家治理提供統一的評估基準,從而使得不同國家和不同地區之間可以就治理狀況和治理水平進行相互比較和學習借鑒。

作為國家治理標準化的踐行者,高鷹忠局長總結了對國家治理標準化工作的認識。他認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之一,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多次強調要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從國家治理體系的結構來看,國家治理需要由多種類型、多個層次的社會規范構成的社會規范體系?,F階段,我國構建黨的領導、政府管理和社會管理三個層面的治理體系,黨的領導有成熟的理論和政治體系,政府管理有較為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但在社會管理領域,有效的治理手段仍待探索。將標準化原理和方法引入國家治理層面,是現代科學管理理念與國家治理創新的全新實踐,將進一步提升國家治理效率和質量,發揮標準化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基礎性、戰略性作用。

趙成根教授認為,實現現代化意義上的標準化必須要將標準化管理、顧客導向、公共服務承包制、績效管理、政府責任制等管理上最先進的理念和辦法結合起來,形成一套指標化的體系機構和運行機制,將標準化戰略真正落到實處。

國家治理標準化的理論探索與浙江經驗

第二單元,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辛鳴,中共浙江省委政研室原副主任郭占恒,分別圍繞“國家治理中價值標準與技術標準的同與異”、“習近平的標準化思想”兩個主題發表演講。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人民政府縣長沈銘權和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政府副區長馬彥關于“標準化在城市管理與鄉村建設中的豐富實踐”的演講,帶來了來自基層一線的經驗。

辛鳴教授從標準本身出發,談到了標準與國家治理的關系,認為國家治理標準建設必須具有“中國標準”。產品要有標準,市場的工業流程要有標準,國家治理亦然;國家治理好與不好也要靠標準來評判。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社會有不同的歷史積淀和基本條件。國家治理必須解決兩個問題,第一解決人的問題,第二解決人與人之間關系問題。只要是人就會有立場,不同的人立場不同,必然導致對標準認識不同。國家治理必須標準化,實現國家治理必須標準化,沒有標準化不可能有國家治理現代化。但是,對國家治理本身而言,又不能統一標準,因為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社會,有自己不同的歷史文化傳統和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必然要選擇與國家治理相適應的標準與治理模式。

郭占恒副主任指出,習近平同志一直高度重視標準化問題,早在2006年就對標準化提出了明確的指示和要求,特別是明確提出標準化“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長遠的意義”。由此,把標準化擴展到經濟社會各個方面,極大地拓展了標準化的內涵和作用。近十年來,習近平同志無論主政浙江工作,還是主政中央工作;無論在有關批示講話中,還是在各地考察中;無論就經濟問題,還是就社會問題,或就黨的建設問題,均多次提及標準化,提出了許多富有創新性的理論觀點和工作要求,形成了系統完整的標準化思想,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沈銘權縣長介紹了“安吉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經歷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摸索探尋。2001年“零點行動”后,安吉縣針對工業污染、違章建筑、生活垃圾等突出問題,制定統一的標準,全面開展綜合治理;2006年制訂了浙江省首個地方標準——生態村建設規范,為全省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借鑒,也是美麗鄉村標準化指南的早期雛形。第二階段是試點先行。2008年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將標準化建設作為推進工作的重要載體,以建設中國美麗鄉村國家標準化示范區試點為契機,采用分步推進、連點成線、全面鋪開的方式,開展了以中國美麗鄉村一個標準、村村優美、家家創業、處處和諧、人人幸福36項具體考核指標為主要內容的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2010年成功創建中國美麗鄉村標準化創建示范縣,33類58件美麗鄉村的商標成功獲得國家商標局的注冊。第三個階段是總結推廣。2014年浙江省質監局批準發布了浙江省地方的美麗鄉村建設方案、美麗鄉村建設指南,通過國標委的立項,2015年5月27日正式發布,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實現了從縣級標準上升為省級標準最終確定為國家標準的轉變跨越。

馬彥副區長總結了杭州市上城區創新政府管理與公共服務方式的實踐經驗與體會。上城區政府管理與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圍繞著“規范公權,服務民權”原則展開,通過全面梳理政府職能構建標準體系、運用信息技術、開展績效評估的方法,在政府管理領域進一步優化和規范行政權力,在社會治理領域進一步指導和提升社會自治能力。此外,他還談到了實踐體會,認為標準化是“依法治國”理念在基層有效貫徹的必然要求,是多元主體復合化社會治理的迫切需求,是政府邁入“互聯網+”時代的前提與基礎。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小平總結指出,只有差異性的標準化,才能為政府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每個地方的政府創新各有不同,這樣的多元性要得到尊重。差異化的標準,應該是改革的清醒劑。我們要推進改革,要有序地推進公共服務,但是不能急于求成,標準化建設也是這樣。

從國家治理基本的命題和現代化的要義來看,所謂國家治理現代化,應該說就是追求一種多元多樣的合作共治的理想境界。要達到這個境界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重點處理好一和多的關系,在一元和多元之間尋找一個中間地帶,爭取一和多的統一,共同追求一種理想狀態。

(執筆:張譯晟)

責任編輯:李習林
標簽: 標準化   深度   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