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國共遭遇67起貿易救濟調查,同比增長1.5%;涉案金額為59億美元,同比下降17.4%。其中反傾銷48起、反補貼9起、保障措施9起、特保1起。涉案產品在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擴展的同時,涉及體制和制度性的摩擦也日趨激烈。另外有學者認為,2012年是美歐對中國貿易摩擦最大的一年。尤其是美歐相繼對中國光伏產業采取“雙反”措施,幾乎要徹底摧毀該產業。上述的“雙反”措施,是美歐對中國進行的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故稱作“雙反”。一邊是美國征收高額懲罰性關稅導致出口規模驟降近六成,一邊是懸而未決的歐盟反傾銷調查可能帶來的滅頂之災,中國光伏產業已走到“十字路口”。
如果“雙反”成立,光伏產業鏈上的所有產業都將受到重創。歐盟光伏裝機容量大致占到了全球的70%,美國占了接近10%,如果這兩個市場對中國關閉大門,中國光伏企業將遭受致命的打擊。?中國企業和相關部門當然不能坐以待斃,要么從美歐的貿易傾銷入手,看其是否在有關行業違反了WTO的反扶持政策;要么從本國的市場標準以及國際標準的差異入手,對“雙反”提出申訴。只有這樣,才能合理地要求美歐對中國產品給予公平待遇。
當然,2012年所遭受的貿易摩擦遠不止上述這一例,只是這次貿易摩擦規模、影響比較大。在2012年3月23日舉行的中國外貿形勢報告會上,商務部副部長鐘山曾經指出,僅當年的頭三個月中國就遭遇8起貿易摩擦,涉案金額達22.8億美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長了80%,中國已經連續17年成為遭遇貿易摩擦最多的國家。曾經一個時期,中國商務部官網“預警提示”欄目幾乎以每天一條的速度更新國外對華貿易救濟調查的信息。除了歐盟醞釀對我國無線通訊設備及光伏產業的調查之外,還有美國、巴西等國家針對我國出口摩托車輪胎、無縫鋼管和卡客車用輪胎等產品啟動一系列反傾銷調查。?
據商務部的統計資料,目前,中國仍是國際上貿易救濟設限的首要目標國。例如,僅2015年上半年,我國就共計遭遇14個國家(地區)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37起,其中反傾銷案件32起、反補貼案件4起、保障措施1起,案件數量較去年同期下降30%;涉案金額3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34%。此外,美國發起涉及中國產品的“337調查”5起。貿易摩擦問題此起彼伏,而爭議雙方也是各執一詞。中外貿易摩擦為何如此之多?其實,影響中國與世界經濟貿易關系的原因有非常多,除了一些純經濟體制因素外,比如貿易保護主義、技術和標準的差異、WTO體制本身的不完善等,還有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差異,當然政治的需要也是引起經濟糾紛的原因,其中以美國與中國的關系最具代表性。美國是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也是對中國發起貿易摩擦最多的國家。這不能說只是純屬巧合,個中緣由,大家都心知肚明。中國上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怎能不有所防備、有所警惕?
接連不斷的貿易摩擦一直以來都是中國貿易迅猛發展過程中難以避免的現象,而且從中長期來說,將會成為伴隨中國貿易發展的一種常態。中國還處于融入世界的過渡時期,中國自身也處于產業結構轉型的陣痛期,摩擦是無法避免的。中國和世界都需要在合作中學習,在摩擦中理解。從理論上說,全世界都應該明白,一個經濟穩定快速發展的中國將有利于世界的發展,中國不僅是自己的中國,也是世界的中國。但這個理論解釋又如何能夠被世界各國、特別是美國所能聽懂并接受呢?
相互依存的中國與世界
中國在21世紀后的第一個十年經歷了高速發展,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政治體制不斷完善,綜合國力穩步提升,朝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不斷前行。放眼全球,中國在不斷進步的同時,在國際上的地位卻并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及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是我們向世界展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的良好契機。我們希望在世界上越來越多地聽到中國的聲音,希望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對世界的影響力能夠不斷擴大。中國要當老大(特別是在經濟方面),它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影響世界經濟的走向。我們更希望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逐漸深入世界人民之心。要當老大的中國,不只是被世界改變,也在改變世界。?不過,話又說回來,對于大家總是議論的中國與世界誰改變了誰,或者誰影響了誰,我們認為此種討論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在國際交往中,如果認為一方只是單獨被另一方所影響、所改變,那是不可置信的。所以,中國與世界的千絲萬縷的關系,并不僅僅是靠某一單線映射就可以解釋得清楚的。2001年至2010年間,中國出口從2660.98億美元上升至15777.89億美元,增長493%,年均增長21.9%。在出口貿易空前擴張的同時,中國進口規模也實現了大幅度提升,進口增速同樣領先世界。2000年至2008年間,世界進口年均增長12%,美國、歐盟、日本、俄羅斯、巴西、印度年均增速分別為7%、12%、6%、21%、14%、14%(2005年至2009年數據),中國進口年均增速則高達22.4%。2009年,世界進口萎縮24%,中國進口只下降了11.2%。2010年,中國進口增幅更高達38.7%。時至今日,中國不僅是世界頭號出口大國,而且躍居世界第二進口大國。?言而總之,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實質上是一種“雙贏”的格局,任何一方都不應排斥這種良性關系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