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國家治理研究院> 正文

統籌城鄉發展 建設美麗家園(2)

推進農村經濟深化綜合改革

一是改革農村產權制度,盤活“農村資產”,為美麗家園建設提供資產抵押。以“還權賦能”為核心,明晰農村“山權、林權、水權、地權、房權”歸屬,建立完善農村產權評估、交易、流轉、抵(質)押、擔保等制度,試點運營“開遠城鄉產權交易服務中心”,推動農村產權要素資本化、配置機制市場化。紅河州全州累計完成林地確權頒證2062萬畝,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確權23萬件,承包地確權頒證41.7萬畝,示范區宅基地和房屋確權頒證327.7萬平方米。2015年3月底,全州“三權三證”抵押融資余額為22.18億元,其中農村房屋抵押貸款13.14億元,林權抵押貸款9.6億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5589萬元。瀘西縣成功探索了水果權證核發及“瀘果通”抵押貸款模式,目前已向345戶果農頒發了水果權證,涉及水果種植面積6976.9畝,向11戶果農發放了“瀘果通”抵押貸款109.5萬元。

二是引導農村土地流轉,促進“規模經營”,為美麗家園建設夯實發展根基。通過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中心,加強土地流轉管理和服務,引導農戶采取轉包、出租、互換、入股、轉讓等方式規范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采取租金遞增、反聘務工、訂單保底、加盟合營、入股返利、反租倒包、利潤分享等方式與農民聯結,形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創新農業投資公司流轉儲備土地,統籌建設基礎設施,引進經營主體規模經營,促使土地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帶動農業向規模、集約、高效方向發展,實現農民轉為“地主”、工人和股東,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城鎮居民,推動了農村社會階層變革和新型城鎮化發展。

三是改革農村金融制度,引導“資本聚集”,為美麗家園建設搭建融資平臺。在開展涉農主體信用信息采集,落實涉農貸款補貼、金融支持“三農”獎補、農業保險優惠等政策基礎上,健全農村金融風險補償機制,連續兩年由州財政安排專項資金作為涉農貸款風險補償,撬動銀行與州農投公司、水投公司等融資平臺相互合作,按1:10的比例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給予信貸支持。在明晰農村產權的基礎上,把農村宅基地、耕地、林地林木、農房、小水利工程、商標、水果、苗木、活體大牲畜等納入抵(質)押擔保范圍,研究出臺“三農”貸款抵(質)押物處置辦法,調動了金融資本要素向“三農”流動聚集。2014年,全州“三農”貸款余額557.5億元,占全州同期各項貸款余額的62.2%。

四是實施戶籍制度改革,釋放“人口紅利”,為美麗家園建設增添內生動力。充分利用紅河州被列為國家城鎮化健康發展綜合改革試點的契機,以戶籍制度改革為核心,綜合推進農村產權制度、社會保障制度、集體經濟股份制、農村社區化等改革,加快消除依附在戶籍上的城鄉差別政策,保障農民市民化權益,推動42.07萬農業轉移人口轉為城鎮居民。

上一頁 1 23下一頁
責任編輯:李習林
標簽: 城鄉發展   建設   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