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倡議和領導推動的共建“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將促進人民幣首先在沿線各國廣泛使用和流通,也必將推動人民幣在全球范圍的流通,適應世界經濟發展對多種國際貨幣流動性的需求,改變美元獨霸國際貨幣的地位,形成包括人民幣在內的多種國際貨幣可供選擇的競爭格局。“一帶一路”沿線各國間貿易投資以及互聯互通,不僅可以促進貿易、資金和貨幣交融,而且可以促進人員往來和旅游消費,增加各國貨幣交流和選擇,有助于人民幣國際化和全球流通擴張。沒有人民幣全球流通,中國就不會有成為世界經濟中心的可能。目前一些國家的去美元化行動已經開始出現,采用人民幣進行計價、結算支付和儲備。人民幣流通全球化將是世界人民人心所向,是中國成功重返世界經濟中心地位的關鍵。
目前人民幣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以及全球第四大支付貨幣,是全球第六大國際銀行間貸款貨幣和全球第七大外匯交易貨幣,在國際債券余額中排名第八位。中國將深化貨幣、金融和外匯改革開放,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推動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成為可自由兌換、自由跨境流通和廣泛使用的國際貨幣,提高外國政府、企業與人員接觸、使用、儲備、投融資和交易人民幣的便利化程度。2015年10月8日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正式上線運行,將為全球金融機構人民幣跨境和離岸業務提供資金清算、結算服務,為企業跨境貿易結算、跨境融資和跨境個人匯款等帶來便利,打破美國主導的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清算系統的壟斷局面。中國已經推進證券市場與香港、倫敦、德國證券市場的互通與接軌,探索在國際金融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券。隨著人民幣加大對外開放和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特別在“一帶一路”推進互聯互通和經貿擴張下,不久人民幣將不斷提高在國際貿易、投資以及融資、交易結算中的地位,實現全球流通和成為主要國際儲備貨幣之一,打破美元的霸權地位。
“一帶一路”能組織化、機構化和機制化,將推動形成新的全球貿易投資規則和秩序。殖民掠奪的國際經濟秩序基本結束。但是西方主導的國際不平等貿易秩序正在強化,絲毫沒有減弱的趨勢,并以更加隱蔽的、更具有欺騙性的新殖民主義形式出現,導致世界經濟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富國與窮國之間差距日益擴大。不平等貿易表現在國際生產分工、貿易規則、知識創新和金融壟斷四個方面歷史積累所形成的貿易優勢差異。西方列強是國際生產分工、貿易規則、知識創新和金融壟斷四個方面的主導者,他們保持在國際商品貿易和金融交易中的壟斷地位,獲得更多落后國家創造出來的剩余價值和財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主導的世界經濟必然導致貧富分化、發達與落后的鴻溝。這樣的經濟秩序正是西方資本主義列強期望永遠保持的,是他們剝削落后國家人民達到發財致富的最隱蔽的“公平”秩序。改變現有國際經濟秩序,建立新的更加公正合理的秩序,縮小世界經濟兩極分化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不愿意看到的,是西方發達國家資本家階級及其代理人的政府極力反對的。西方強國期望永遠保持這種舊的國際剝削經濟秩序。
中國經濟雖然從舊的國際經濟秩序中慢慢崛起,但飽受這種國際經濟秩序所帶來的欺凌、壓迫和剝削。中國倡導共建“一帶一路”所主張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共贏理念,堅持正確義利觀,構建各國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為構建新的更加公平的國際經濟秩序提供新思想、新理念。隨著國際環境緩和和時機成熟,中國會逐步推進“一帶一路”的組織化、機構化和機制化工作,建立常設機構和組織架構,并制定運作機制和基本章程等制度。?這些工作將實質推進“一帶一路”落到實處,產生對全球經貿環境和規則的影響,讓世界各國可以在美日歐主導的TPP、TTIP規則和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規則之間進行選擇。中國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為發展中國家平等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搭建平臺,將逐步促進多邊貿易體制均衡、共贏、包容發展,有助于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規則與治理體系。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