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金融危機以來世界左翼思潮與左翼運動的發展
論壇設專題對金融危機以來的世界左翼思潮和左翼運動進行了研討。
(一)金融危機以來世界左翼運動的總體狀況
中國社科院李瑞琴認為要從宏觀上、總體上把握金融危機以來的左翼運動。她認為,蘇東劇變以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陷入低潮,這是毫無疑問的,它的復興需要一個契機。金融危機爆發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在這一時期,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復興是很明顯的。李瑞琴認為金融危機以后世界左翼力量的聯合將進一步增強,同時強調問題也很突出,需要進一步提出符合時代發展的綱領。她認為,世界左翼運動仍任重道遠,仍然要做好面臨長期挑戰和困境的準備,不能一蹴而就。當前各左翼政黨組織,需要進一步提出符合形勢發展和需要的行動綱領,并努力付諸現實。
(二)金融危機以來拉美地區的左翼運動
與會專家學者就拉美國家的左翼運動展開了討論。中國社科院拉美所徐世澄研究員認為,20世紀末21世紀初,拉美左翼力量出現群體性崛起,影響力快速提升。由于拉美國家的傳統執政黨在長期執政過程中,沒有有效解決國家面臨的一系列政治、經濟和社會難題,逐漸失去民眾的信任。而左翼政黨和左翼領導人提出的探索新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替代新自由主義改革的主張和口號代表了廣大中下社會階層的訴求,贏得了許多人的支持。在左翼當政的有利形勢下,拉美地區的社會主義運動也出現新的有利條件,呈現復蘇的勢頭。特別是在委內瑞拉“玻利瓦爾社會主義革命”、玻利維亞“印第安革命”和厄瓜多爾“公民革命”的鼓舞下,馬克思主義重新武裝拉美左翼政治和思想。
徐世澄認為金融危機以來拉美左翼運動主要有四個方面的新動向:一是拉美左派領軍人物查韋斯因病去世,這對委內瑞拉和拉美左派力量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損失。但是,委內瑞拉等拉美左派并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馬杜羅繼承查韋斯的遺志,繼續在委內瑞拉推行“玻利瓦爾21世紀的社會主義”。二是拉美左派政府執政地位依然相對穩固。三是除圣保羅論壇外,拉美左翼又新出現了一個新的左翼論壇——拉美進步會。四是美國對拉美的左翼政黨的政策也發生了變化。
(三)金融危機以來發達國家的左翼運動
中央編譯局世界政黨研究所所長林德山認為,從社會基礎上看,歐洲社會主義運動依靠的傳統力量已經被邊緣化了。從社會主義理論上看,社會主義無論是超越資本主義也好,還是要用民族主義去改造資本主義也好,最好要有一種區別西方主流價值的理論。當前理論上的挑戰對左翼政黨來說更大,不管是民族社會主義,還是其它社會主義,在理論上的空白越來越大。目前,歐洲社會主義理論呈現碎片化的狀況。從政治實踐上看,無論把社會主義作為一種思想還是作為一種政治運動,把它定位在哪一個層次上,其核心都離不開如何去看待現實的資本主義的政治框架和政治理念。中國社科院李凱旋認為,歐債危機后南歐罷工出現了高潮,從規模上、頻率上、參與人數上看都是一個高潮。其原因是,相對而言南歐窮,而南歐工人更窮,他們參與罷工運動動機更強。南歐罷工潮使南歐各國政府的嚴厲的緊縮政策受阻。南歐工人運動挑戰了南歐主流政黨格局。山東大學焦佩認為韓國左翼政黨存在式微的局面。她認為韓國左翼政黨陷入困境,其原因是其理念表達過于超前,缺乏可行性;在具體策略上左翼政黨缺乏黨內民主建設、存在目的至上主義、議會政治經驗不足。焦佩認為在理念上,西德左翼政黨的成功經驗可以作為韓國左翼政黨的啟示。在政治策略上,拉美國家、歐洲各國左翼政黨的理論與實踐都可為韓國左翼政黨借鑒。韓國左翼政黨的發展既應結合本國國民理念的現狀,不可操之過急,又要放眼世界,擁有長遠深邃的政治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