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健康: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加快建設健康中國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醫療衛生服務直接關系人民身體健康。要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真正解決好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習近平在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衛生院調研時指出 (2014年12月13日)
盡管我國的醫療保險制度的改革和建設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但總體上看,社會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進展還不盡人意。存在著社會醫療保險覆蓋范圍狹窄、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尚未真正形成、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與醫療保險制度改革不配套、政府對醫療資源投入不足等問題。
“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指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行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推進醫藥分開,實行分級診療,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同時,全面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堅持公益屬性,破除逐利機制,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優化醫療衛生機構布局,健全上下聯動、銜接互補的醫療服務體系,完善基層醫療服務模式,發展遠程醫療。促進醫療資源向基層、農村流動,推進全科醫生、家庭醫生、急需領域醫療服務能力提高、電子健康檔案等工作。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健康服務業,推進非營利性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同等待遇。加強醫療質量監管,完善糾紛調解機制,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助養老: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 完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
“要完善制度、改進工作,推動養老事業多元化、多樣化發展,讓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習近平在北京市供熱企業和敬老院考察民生工作時表示 (2013年12月28日)
根據全國老齡辦統計數據,2020年全國老年人口將達2.48億,老齡化水平為17%。中國社科院發布報告稱,2011年養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有14個,2012年擴大為19個。
“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指出,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弘揚敬老、養老、助老社會風尚,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推動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相結合,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通過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增加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
此外,要完善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健全多繳多得激勵機制。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拓寬社會保險基金投資渠道,加強風險管理,提高投資回報率。逐步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稹3雠_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發展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新華網北京1月9日電 唐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