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中外思潮 > 正文

朱云漢:“巨變時代”呼喚“中國政治學”

原標題:“巨變時代”呼喚“中國政治學”

朱云漢

  學者小傳

朱云漢,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北京大學“大學堂”頂尖學者、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政治經濟學、東亞政治經濟、兩岸關系、民主化與社會科學方法論;著有《高思在云——中國興起與全球秩序重組》等,對“市場與民主”、“美國霸權政治”、“西方政治秩序”等進行了反思,提出了“中國興起帶動21世紀全球秩序重組”、“王道思想可濟西方之窮”、“中國擁有得天獨厚三大優勢(即特殊政治體制的優勢、規模大的優勢、后發優勢)”等命題和論點,其研究成果具有廣泛影響。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發展模式的出現,對于世界而言是一場石破天驚的歷史巨變。在過去300年的人類歷史中,可以說,只有四個歷史事件的重要性可與中國崛起相比擬:一是18世紀的英國工業革命;二是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三是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四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崛起。這四個事件塑造了19世紀與20世紀世界格局。當前,人類社會正處于一個數百年難遇的“巨變時代”。中國興起將帶動21世紀全球秩序重組,帶動非西方世界全面崛起,由此全面提升了非西方世界國家在全球協調與治理體制內的發言權,西方國家獨占人類歷史舞臺的時代即將結束。“巨變時代”呼喚“中國政治學”。

  美國學術界的知識源頭出現了問題,以致戰后主流政治家問道于盲

美國的政治學研究的主要問題在于:一是完全效法新古典經濟學,淪為應用數學和應用統計學;二是沒有理解科學知識的主要探索對象不僅限于經驗世界,更主要的是經驗世界現象背后的產生機制;三是沒有理解知識活動的目的,在于發掘真實世界的構成本質與基于必然性的因果機制,而不是發現經驗性規律;四是不能夠理解社會結構的存在有時間與空間的局限性;五是沒有理解社會結構與行動之間具有相互構成關系,社會科學知識有轉化行動的作用。

西方主流國際關系理論的謬誤在于,其關注的歷史經驗局部而且片面。國際關系英國學派的代表人物近年來對于英語世界的主流國際關系理論進行了深刻的反省與檢討,認為主流理論存在著五種偏差與謬誤,即當下主義、非歷史主義、歐洲中心主義、無政府主義傾向、國家中心主義。主流國際關系學者只研究最近300多年以西方為核心的主權國家體系,而對超過千年以上的東亞政治秩序等,則處于無知狀態。

比如有學者以1592年-1598年中朝兩國抵御日本豐臣秀吉入侵朝鮮的戰爭為界限,探索歷史上中國權威的文化根源,提出為什么在這次戰爭之前以及在這次戰爭之后,盡管中國、朝鮮、日本這三個東亞國家擁有發動大規模戰爭的軍事和技術能力,但卻保持了300年以上的和平狀態?要回答這樣的問題,以西方主流的國際關系理論就無法作出合理解釋。因為這涉及東亞地區以中國為中心的朝貢制度,這個制度以藩屬國家正式承認中國文化的優勢為基礎,這樣中國就形成對于周邊國家的一種微弱的權威。中國“微弱的權威”地位維持了東亞地區長時間的和平局面。

上一頁 1 23下一頁
[責任編輯:趙光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