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互聯網治理已成為新形勢下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為更好地以互聯網治理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一要大力推進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二要加快構建完善的互聯網治理體系;三要積極推動互聯網治理國際規則制定。
【關鍵詞】“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互聯網治理體系 國家治理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
中國互聯網治理體系不斷完善
經過二十多年的實踐,中國按照適應本國國情、符合國際通行做法、遵循互聯網發展規律的原則,逐步建立了法律規范、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技術保障、公眾監督和社會教育相結合的互聯網治理體系。
中國始終堅持依法治網。圍繞解決互聯網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營造互聯網基礎性法治環境,中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與互聯網相關的法律法規,互聯網領域立法層級明顯提高、立法進程明顯提速,相關行政法規陸續頒布,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相繼出臺,涉及互聯網基礎資源管理、信息傳播規范、市場秩序規范、信息安全保障等多個方面,對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者、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政府管理部門及互聯網用戶等行為主體的責任與義務做出規定,為互聯網發展與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中國依法加強互聯網基礎管理和行業管理,整治規范網絡信息傳播秩序,嚴厲打擊網絡違法犯罪行為,組織開展了成效顯著的多項聯合整治行動。以互聯網基礎資源管理為例,網站備案率提升至99.98%,備案主體信息準確率達84.7%。互聯網信息服務準入退出機制逐步完善,網絡用戶真實身份信息認證制度加快推進。
中國始終貫徹政府統籌引領,各方共同參與的治理理念。政府發揮統籌引領作用,綜合采用法律規制、行政管理、產業政策、技術標準、宣傳教育等多種措施,統籌協調各方積極參與互聯網治理,引領調動各方力量共同推進互聯網發展,建立了既符合互聯網規律又具有中國特色的互聯網治理模式。互聯網企業認真履行主體責任,積極響應政府互聯網治理的各項舉措,主動承擔社會責任,以實際行動參與互聯網治理,營造公平競爭、誠信經營的良好環境。行業組織有力促進互聯網健康發展,近年來,互聯網行業組織數量持續擴大,截至2015年10月,中國已有546家各類網絡社會組織。互聯網企業和行業組織不斷增強自律意識,相繼建立各類公約、契約,成為遵法守法、依法辦網的踐行者。網民依法上網、文明上網意識不斷提高。青少年網絡素養日益提升,網民成為公眾監督的重要力量,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表達自己的意愿和訴求,主動抵制網上非法行為,為建設文明網絡、綠色網絡、和諧網絡做出了貢獻。此外,中國還涌現出一批專門的互聯網治理研究機構和智庫,為國家制定互聯網治理政策、促進互聯網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互聯網治理成為新形勢下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
當前,從外部環境來看,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深入發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全球治理體系深刻變革,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交織,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從發展任務看,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十三五”時期將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互聯網既提供了創新發展的巨大動力,又對現實政治秩序和社會穩定造成沖擊,挑戰各級政府的治理能力。互聯網既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對象,也是改善和加強國家治理的有力工具。互聯網治理已經成為一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與公共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度融入構建現代國家治理體系和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進程。
中國政府利用互聯網的普惠、便捷、共享特性,加快推進社會化應用,推動電子政務發展,創新社會治理方式,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促進民生改善與社會和諧。中央政府、各部委和省級、地市級政府普遍建立了官網,網站已基本具備信息公開、網上辦事、政府和公眾互動功能。政務新媒體開辟了便民服務新空間,基于互聯網的公共服務能力大幅提升,使得不同社會群體能夠共享發展成果。中國互聯網在有效保障公眾知情權、表達權、監督權和參與權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絕大多數重點網站都開辟了言論表達平臺,論壇、博客、微博、微信等信息內容平臺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居世界各國前列,互聯網成為廣大網民表達思想觀點和利益訴求,開展輿論監督與參政議政的重要渠道。各級黨政領導干部通過互聯網了解公眾意愿,與網民交流互動,解決網民反映的問題。
中國積極參與全球互聯網治理。各國互聯網彼此相聯,同時又分屬不同主權范圍。中國一直積極倡導和推動互聯網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與各國政府、企業、行業組織、學術界、社會團體、網民等共同維護全球互聯網安全,共同促進全球互聯網發展,共同分享全球互聯網機遇和成果。2014年7月,習近平主席在巴西國會演講時指出,“中國愿意同世界各國攜手努力,本著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則,深化國際合作,尊重網絡主權,維護網絡安全,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西雅圖會見中美互聯網論壇雙方主要代表時強調:“一個安全、穩定、繁榮的網絡空間,對一國乃至世界和平與發展越來越具有重大意義。中美都是網絡大國,雙方擁有重要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間。雙方理應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就網絡問題開展建設性對話,打造中美合作的亮點,讓網絡空間更好造福兩國人民和世界人民。”中國在積極參與和開展國際交流的同時,積極搭建互聯網治理平臺,推進國際合作。繼2014年舉辦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后,2015年12月,中國在烏鎮成功舉辦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來自全球120多個國家(地區)和20多個國際組織的2000多位代表參加此次會議,習近平主席親臨大會并發表主旨演講,提出推進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的四項原則——尊重網絡主權,維護和平安全,促進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秩序,以及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五點主張——加快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平臺,促進交流互鑒;推動網絡經濟創新發展,促進共同繁榮;保障網絡安全,促進有序發展;構建互聯網治理體系,促進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