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取得顯著進展,影響進一步擴展
“一帶一路”是習主席于2013年提出的兩大宏偉倡議,由于符合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發展的愿望與要求,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立即獲得各方積極響應。經過2014年的周密策劃,2015年成為完成規劃啟動實施的一年。
短短的一年里,在有關各國的共同努力下,“一帶一路”已取得可喜成果。一是“一帶一路”的規劃設計基本完成,有關機制業已設立并開始運作,“一帶一路”思路更加完整清晰。二是部分實現“一帶一路”同沿線國家發展戰略對接,已有20多個國家簽署“一帶一路”合作協定。如中俄協調各自發展戰略,簽署絲綢之路經濟帶同歐亞經濟聯盟合作對接的聯合聲明;中亞和外高加索國家幾乎全部簽署建設“一帶一路”合作協議;中歐決定對接“一帶一路”和歐洲投資計劃,波蘭、捷克等六國簽署“一帶一路”政府間諒解備忘錄;中韓決定推進四項發展戰略對接,蒙古“草原之路”與“絲綢之路”對接,越南“兩廊一圈”與“一帶一路”合作,中國與印尼對接兩國發展戰略等都在進展之中。三是“一帶一路”早期收獲已有顯著成果,中俄蒙就建設三國經濟走廊達成重要共識并簽署發展三方合作中期路線圖,中巴經濟走廊路線圖更加明晰,一大批重要項目開工,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四方聯合工作組初見成效。中國同東南亞互聯互通取得重要進展,中老、中泰、中越鐵路等積極籌劃。四是“一帶一路”倡議影響進一步擴展,越來越多國家對此產生向往,世界輿論對“一帶一路”正面評價日益增多。事實已經證明,“一帶一路”將為歐亞大陸乃至世界經濟發展帶來新希望,開辟美好的新前景。
外交理論創新是引導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實踐的重要支撐和堅實基礎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外交呈現出開拓進取、勇于擔當的新局面。三年來,我國推出許多重要的外交新理念,帶動了整個外交形勢的發展。重要的有:“中國夢”以及“中國夢”同各國發展夢想的對接,世界各國都應走“和平發展道路”,亞洲新安全觀,正確義利觀,“親、誠、惠、容”方針等。繼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之后,去年又提出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這一重要理念。隨后,中國提出了打造政治、經濟、安全、文明、生態“五位一體”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這是在洞察國際形勢和世界格局演變大趨勢基礎上,對人類社會發展進步大潮流的前瞻性思考。新型國際關系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兩大主張一脈相承,互為補充,展示出中國對建設健康國際關系和美好世界的理想與追求。
2015年,習主席訪問巴基斯坦時,倡議兩國構建中巴命運共同體,并提出共同為“打造亞洲命運共同體發揮示范作用”。在亞非領導人會議期間,建議在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基礎上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繼而在聯合國峰會上,發表了題為《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全面闡述了中國這一意義重大而深遠的主張,得到經久不息的熱烈掌聲。這一理念和主張,已成為中國外交在國際舞臺上一面光輝燦爛的旗幟。
(作者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參考文獻】
①《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新華網,2015年9月28日。
責編/張夏夢 美編/于珊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