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成果首發 > 正文

探索復雜社會的治理之道(5)

——中國社會治理的情境、邏輯與策略

第二,形成“看得見的手”與“看不見的手”相結合的治理機制。我們的社會治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的,處理好經濟與社會、企業與社會、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對社會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經濟與社會是密不可分的,經濟條件對于社會治理非常重要。但是經濟有其運行機制,社會也有自己的運行機制,簡單地搬用管理經濟的辦法治理社會,或者單純用經濟手段解決社會問題,都是不妥當的;如果以為金錢萬能,“有錢能使鬼推磨”,那就不僅不能實現良治,甚至可能對社會帶來腐化作用。我們建設的是市場經濟,不是“市場社會”。市場遵循一套自由競爭的規則,但它們未必適合所有的社會領域,例如,許多社會事業是公益性的,參與者不是為了實現自己利益最大化,行為原則不是追逐利益,而是施惠、讓利,讓接受者受益;進入社會建設和社會服務領域的各個主體,是一種合作關系,并非自由競爭關系。當然,社會治理也有一個效率問題,可以在一定領域內、某些實務中運用市場激勵機制,但社會也自有其有效的激勵機制,應該善于將它們恰當地結合起來,而不是簡單地向市場一推了之。

企業與社會、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更為復雜。我們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亦即用社會主義規訓市場經濟,以保證國家對經濟的有效控制,探索出一條新型經濟發展之路,避免發達國家曾經出現的微觀效率與宏觀失調并存、短期平衡與長期失衡相抵消、私人效益與社會效益相沖突、自由競爭與集中壟斷相矛盾等問題。為此,我們既強調企業自主性,又強調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既保持宏觀調控,又激發微觀活力,這就與放任自流的市場經濟有實質性區別。在政府與社會的關系上,我們既強調政社分開,又主張政社合作,在社會建設和社會治理中還實行政府主導。有些人不理解,質疑這不是會影響社會發育、限制社會自主嗎?其實,這是把中國的政社關系看得簡單了。中國社會長期以來形成了復雜的政社關系,歸結為“政社不分”雖然不太準確,但二者確實關系緊密。這種情況既與中國的歷史傳統有關,也與中國的宗教信仰等觀念有關,總之,中國自有一套關于家庭、宗族、國家關系的觀念,以及歷史形成的政社關系結構,稱為“家國同構”也好,“公私嵌套”也好,反正是與西方社會歷史明顯不同。因此,我們在社會治理中,既強調基層自治、組織和個人自律,又要求政府負責;既講“天下為公”,又講“匹夫有責”,其實質是建立各個社會主體之間的協同合作關系。

上一頁 1 234567下一頁
[責任編輯:樊保玲]
標簽: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