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亞洲“四小龍”經濟奇跡能否再現

核心提示: 近年來,由于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經濟復蘇疲弱,亞洲“四小龍”經濟增速明顯放緩,不同國家和地區面臨不同程度的困難。隨著各經濟體政策的不斷調整,2016年“四小龍”經濟將呈總體看好,各有不同的走勢。

【摘要】近年來,由于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經濟復蘇疲弱,亞洲“四小龍”經濟增速明顯放緩,不同國家和地區面臨不同程度的困難。隨著各經濟體政策的不斷調整,2016年“四小龍”經濟將呈總體看好,各有不同的走勢。

【關鍵詞】 亞洲“四小龍” 經濟形勢 結構改革 【中圖分類號】F13/17 【文獻標識碼】A

亞洲“四小龍”曾創造出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跡,憑借其成功的經濟發展和轉型成為東亞經濟體的“楷模”。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近年來對外依存度高的亞洲“四小龍”經濟維持在中低增長水平,還面臨著產業結構、家庭負債、貧富差距等方面的問題。

“亞洲四小龍”經濟增速明顯放緩

第一,經濟增速總體放緩,個別經濟體創近年新低。隨著本次國際金融危機的不斷發展,近年來,“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增速也出現同步放緩勢頭。韓國經濟近年來基本維持在3%左右的增速,2015年韓國GDP增長為2.6%,創近五年的最低。新加坡受勞動力市場緊縮和周期性因素影響,近年增速也顯著放緩。據該國貿工部初步數據顯示2015年GDP增長為2.1%,也是五年內的最低增速。香港和臺灣經濟近年波動較為明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2015年香港增速為2.25%,較2014年有小幅下降;臺灣行政院主計總處數據顯示2015年臺灣增速約為1.06%,是金融危機之后的最低增速。

第二,失業率維持較低水平,但“結構性”失業問題突出。近年韓國失業率基本維持在3.5%上下,2015年為3.6%,但其中15-29歲青年失業率超過9%。新加坡失業率近十年來維持在2-3%的低水平,2015年上半年失業率為2%,其中新加坡公民的失業率相對較高,為2.8%。香港近年失業率穩定在3%-3.5%之間,預計2015年失業率為3.2%,但15-29歲年齡段的失業率明顯偏高。臺灣失業率近年來呈逐年下降趨勢,2015年全年為3.78%,但青年人群和高學歷人群失業率高居不下,反映出臺灣經濟在產業外移過程中提供就業崗位、提高勞動保障的能力不足。

第三,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呈分化走勢,韓國、香港上漲,新加坡、臺灣小幅下降。受油價下跌和需求面下行壓力影響,2015年韓國CPI指數小幅上升0.7%,新加坡CPI同期下降0.5%,主要原因是房地產市場、家政服務及家庭耐用消費品、交通等價格下降。2015年,香港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上漲3.0%,其上漲因素主要來自民生領域,包括電力、燃氣及水、住屋、食品等;耐用消費品降幅明顯。2015年臺灣CPI因油價下跌而小幅下降0.31%。需注意的是,與民生相關的物價出現較大漲幅:食物類上漲3.13%,尤以蔬菜(15.59%)、食品(5.32%)漲幅最為明顯,醫藥保健類也出現小幅上漲。

第四,外部經濟環境惡化,外貿形勢較為嚴峻。受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低迷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影響,當前四小龍對外貿易狀況不佳。2015年韓國進出口總額下降約12.3%,其中進口下降16.9%,出口下降7.9%。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對新加坡進出口影響尤為明顯,截至2015年底,新加坡進出口已經連續6個季度負增長,石油及其制品行業進出口額降幅明顯。本來近年香港由于轉口貿易在推動整體出口中的特殊作用,進出口始終維持在3%-5%的增長速度,但2015年香港轉口貿易額也出現了連續三個季度的負增長,進口出現連續10個月的負增長,2015年整體進出口形勢并不樂觀。同期臺灣出口下降10.6%,其中,礦產品、電子產品、金屬及其制品、化學品等制造業出口降幅較大,進口同期下降約16.5%。

“四小龍”經濟存在結構性問題,經濟空心化、家庭債務繁重、貧富差距拉大等問題日益顯著

第一,經濟發展的結構性問題突出。韓國與臺灣制造業面臨一定挑戰,而服務業發展動力不足。韓國經濟依賴制造業出口,但當前制造業地區發展不均衡;在全球價值鏈中,韓國企業又面臨美日核心技術的“堵截”和來自新興市場國家的“追兵”,處境較為尷尬;與此同時,韓國的服務業多由技術含量和盈利能力較低的中小企業組成,知識密集型服務企業較少,行業監管不利于競爭和創新,使得勞動力、資本和政府資源無法有效配置,拉低了行業生產能力。臺灣則過度依賴代工和電子、半導體等少數制造行業,缺乏關鍵零部件生產能力和核心技術研發能力,最終產品的出口市場又過于集中,產業結構十分單一和脆弱;受限于島內需求,服務行業多為附加值較低的傳統產業,在兩岸“服貿”協定難以簽署的情況下,失去了依靠大陸產業轉型刺激服務業發展的良機。

第二,香港經濟泡沫化和“空心化”嚴重。房地產業作為香港經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寡頭壟斷和與之相關的高樓價催生了樓市泡沫和投機行為,造成了市場供需的嚴重失衡,抬高了企業生產經營的成本;在將工業制造業轉移至大陸后,香港制造業急劇萎縮,轉而專心發展配套服務業,形成金融服務、貿易及物流、旅游及工商服務等對外部需求依存度極高的四大支柱產業,導致經濟“空心化”問題嚴重;且隨著“前店后廠”模式的衰落,香港沒有適時開展技術創新、向知識經濟轉型,嚴重影響服務產業增值能力和競爭能力。

第三,家庭債務繁重成為普遍狀況。韓國家庭債務增速明顯、總量驚人。據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統計,截至2015年9月,韓家庭債務已高達1166萬億韓元,2012-2015年(9月底)增速呈上升趨勢,分別為5.2%、5.7%、6.5%和10.4%;住房抵押貸款是家庭債務的主要形式,其主要成因是低利率政策、對住房貸款的寬松限制以及住房建設拉動的樓市回暖等。新加坡整體家庭債務狀況良好,但存在一定風險。目前主要的風險是,新加坡利率上漲增加了家庭還債的壓力,而國內外經濟形勢對收入的影響則可能制約家庭償債能力。

同樣,港臺家庭債務近年來也不斷攀升。據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的數據,2005-2015年間香港家庭債務占GDP比重整體呈上升趨勢,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已達66.3%,其中,住房按揭貸款是最大的債務組成部分,其他私人用途貸款次之;香港跟隨美聯儲提高利率之后,有可能對償還這兩種家庭債務產生一定壓力。臺灣家庭債務狀況有所惡化。調查顯示,2015年臺灣家庭負債占GDP比重達到83.8%,債務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已高達120%,家庭財務杠桿較高。在臺灣整體儲蓄率較高的情況下,債務情況依然可控,但在經濟增速較低的大背景下,債務對個人消費的制約作用應引起足夠重視。

第四,貧富差距拉大日益成為社會問題。新加坡絕對貧困現象并不嚴重,但自2000年起,新加坡的收入不平等趨勢愈發明顯,近些年基尼系數一直維持在0.46以上,即使通過政府轉移和稅收等手段調節收入分配,基尼系數仍高位徘徊在0.41-0.43,超過了聯合國設定的收入不平等國際警戒線(0.4)。韓國本是基尼系數較低的國家,但是上世紀末亞洲金融危機以來該系數進入上升軌道。

香港的貧富差距也非是香港社會的短期問題。有數據顯示,1981年香港的基尼系數已達到0.45,2012年更飆升至0.537。臺灣當局公布的基尼系數并不高,基本維持在0.35左右;但臺灣民眾的感受卻與官方數據迥異,這一方面源于貧富差距議題政治化和鋪天蓋地的媒體宣傳,也因為臺灣結構性失業嚴重,實際工資水平多年未變,與民生有關的物價大幅上漲。

2016年亞洲“四小龍”經濟走勢展望

韓國經濟形勢喜憂參半。喜的是國內私人消費、投資等的拉動較為強勁;憂的是家庭債務高企、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可能會對韓國私人消費和出口產生一定負面影響。具體而言,2016年韓國的私人消費因消費者信心的增強和國內外游客人數的增長將成為重要拉動力,但設備投資因國內外經濟不確定因素尚存可能出現不景氣狀況;住宅投資受需求上升的影響可能保持持續增長勢頭,但韓國家庭負債沉重可能成為制約因素;商品出口因全球經濟,尤其是發達經濟體的復蘇預計將有緩慢復蘇,但作為最大出口市場的中國增速放緩可能對韓國出口增長有一定制約。韓國央行預計,2016年韓國的失業率穩定在3.5%,整體物價水平小幅上漲1.4%,經濟增速約為3.0%。

新加坡可能持續中低速增長勢頭。對2016年新加坡經濟形勢各權威部門的預測基本在2.5%左右。其中新加坡央行發表預測稱,2016年新加坡經濟增速將在1-3%之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估計值為2.9%,而新加坡國內學者預測為2.2%。從內部因素看,金融服務業、批發貿易等優勢行業以及國內需求將繼續為經濟增長提供動力,但是石油鉆探、零售、食品等行業分別因油價波動和勞動力市場緊縮的影響,將不會出現較大起色。從國際因素看,全球經濟緩慢復蘇,但中國經濟的轉型和美國服務業主導的增長模式可能不會刺激外部需求的增長;而美國的加息政策和中國金融市場的波動,則可能會對新加坡金融市場產生一定的沖擊。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申唯佳]
標簽: 亞洲   奇跡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