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補就業短板,兜住失業率底線。就業是民生之本。為此,我們要大力促進就業創業。一方面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另一方面完善創業扶持政策,鼓勵以創業帶就業。要下大力氣統籌人力資源市場,徹底打破城鄉、地區、行業分割和身份、性別歧視,堅決維護勞動者平等就業權利。要下功夫完善就業服務體系,提高就業服務能力。要特別加強對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的支持,促進勞動者自主就業。要加強就業援助,幫助就業困難者就業。要逐漸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城鎮登記失業率的底線是4.5%,城鎮調查失業率的底線是5.5%,務必不能突破。
二要補教育短板,兜住教育公平底線。教育是民生之基。我們要大力發展學前教育,鼓勵普惠性幼兒園發展。完善資助方式,實現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全覆蓋。重點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逐步分類推進中等職業教育免除學雜費,率先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普通高中免除學雜費。大力促進區域間教育公平。加快城鄉義務教育公辦學校標準化建設,加強教師隊伍特別是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推進城鄉教師交流。努力辦好特殊教育。要著力提高高校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支持和規范民辦教育發展。防止教育差距擴大,進一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進一步縮小優質校和普通校的差距,是教育工作的底線。
三要補醫療短板,兜住看得起病底線。醫療是民生之需。要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真正解決好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為此,要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行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推進醫藥分開,實行分級診療。大力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健康服務業。有效加強醫療質量監管,完善糾紛調解機制,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病有所醫,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是醫療衛生工作的底線。
四要補養老短板,兜住可持續底線。養老是民生之依。針對養老服務業發展滯后,我們一要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二要實施全民參保計劃;三要堅持精算平衡,完善籌資機制;四要適當降低基本養老保險費率。盡快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建立基本養老金合理調整機制。有效拓寬社會保險基金投資渠道。逐步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積極發展職業年金、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弘揚敬老、養老、助老社會風尚,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推動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相結合。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優先確保低收入家庭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養老護理問題,是養老服務工作的底線。
五要補特困的短板,兜住民生的底線。貧困是民生之痛。我們要全力實施脫貧攻堅工程,推進“五個一批”。一方面要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高扶貧實效。另一方面要擴大貧困地區基礎設施覆蓋面。重點提高貧困地區基礎教育質量和醫療服務水平。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人關愛服務體系。大力實行脫貧工作責任制。整合各類扶貧資源,健全扶貧機制。確保到2020年現有的7100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扶貧工作的底線。如有可能也應該進一步加大對城市相對貧困人口的最低生活保障線救助。
(作者為國家發改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
責編/楊鵬峰 美編/李祥峰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