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2016全國兩會代表 委員精彩觀點匯編

核心提示: 新型政商關系,概括起來說就是“親”、“清”兩個字。對領導干部而言,所謂“親”,就是要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接觸交往。所謂“清”,就是同民營企業家的關系要清白、純潔,不能有貪心私心,不能以權謀私,不能搞權錢交易。對民營企業家而言,所謂“親”,就是積極主動同各級黨委和政府及部門多溝通多交流,講真話,說實情,建諍言,滿腔熱情支持地方發展。

習近平“兩會新語”

1.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三個沒有變”

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我們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我們致力于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沒有變。——2016年3月4日參加全國政協民建、工商聯委員聯組會時的發言

2.打造“親”“清”的新型政商關系

新型政商關系,概括起來說就是“親”、“清”兩個字。對領導干部而言,所謂“親”,就是要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接觸交往。所謂“清”,就是同民營企業家的關系要清白、純潔,不能有貪心私心,不能以權謀私,不能搞權錢交易。對民營企業家而言,所謂“親”,就是積極主動同各級黨委和政府及部門多溝通多交流,講真話,說實情,建諍言,滿腔熱情支持地方發展。所謂“清”,就是要潔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紀守法辦企業、光明正大搞經營。——2016年3月4日參加全國政協民建、工商聯委員聯組會時的發言

3.干部積極性是首要的

干部干部,干是當頭的,既要想干愿干積極干,又要能干會干善于干,其中積極性又是首要的。黨組織對待干部,既要嚴格管理,又要熱情關心。要保護作風正派、銳意進取的干部,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擔當、善作為的優秀干部選拔到各級領導班子中來。——2016年3月7日參加全國人大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的發言

4.法治化環境最能聚人聚財

法治是一種基本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方式,法治化環境最能聚人聚財、最有利于發展。要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能力。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2016年3月7日參加全國人大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的發言

5.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場硬仗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場硬仗。要把握好“加法”和“減法”、當前和長遠、力度和節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政府和市場的關系。——2016年3月8日參加全國人大湖南代表團審議時的發言

6.精準扶貧要找對“窮根”、明確靶向

脫貧攻堅一定要扭住精準,做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精準到戶、精準到人,找對“窮根”,明確靶向。要更加注重教育脫貧,不能讓貧困現象代際傳遞。要更加注重提高脫貧效果的可持續性。——2016年3月10日參加全國人大青海代表團審議時的發言

7.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

在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上,一定要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堅持保護優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2016年3月10日參加全國人大青海代表團審議時的發言

8.我軍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我軍必須高度重視戰略前沿技術發展,通過自主創新掌握主動,見之于未萌、識之于未發,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要確定正確的跟進和突破策略,選準主攻方向和突破口,超前布局、超前謀劃,加緊在一些重要領域形成獨特優勢。——2016年3月13日出席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的發言

關鍵詞一:中國經濟

9.看待中國經濟要摘掉“三鏡”

對于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有個形象的比喻,“戴墨鏡看,戴近視鏡看,戴偏光鏡看”。“戴墨鏡看”,看什么都是黑的。“戴近視鏡看”,看近處,不看長遠,也不看實質。“戴偏光鏡看”,“選擇性地過濾來自某個方向的光線”,盯著中國經濟發展中某一方面的問題,以偏概全,以點代面,把問題擴大化。只要摘掉墨鏡,只要調光、看遠,只要視角是全景式的,一定會得出中國經濟良性發展的結論。——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委書記  李鴻忠

10.中國房價不會重蹈日本覆轍

第一,時代不同。日本發生的事情是在20年、30年以前的事情,背景、政治、經濟條件和今天都大不一樣,甚至是完全不一樣了。第二,國情不同。中國和日本的城鎮化水平不同,經濟發展階段不同,宏觀調控的措施也不同。因此,不能相提并論。——全國人大代表 、住建部部長  陳政高

11.拿出“打老虎拍蒼蠅”的反腐力度整治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出現巨幅波動的根本原因,還是制度不完善,必須從根本上加強監管,嚴厲打擊那些內幕交易和不合理行為。呼吁政府拿出“打老虎拍蒼蠅”的反腐力度整治金融市場!建議成立證券檢察院和證券法院,在適當的時候將“一行三會”分業監管的模式整合為統一的大金融監管。——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李稻葵

12.財政赤字仍有擴大的空間

中國可能不得不明顯擴大財政赤字,通過財政支出支持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投資如果計劃得當,可以改善未來的供給結構。但是搞大規模的刺激計劃應該主要采取國債融資的方式,而不是銀行發貸款。在全世界來講,我國的國債率低得多,我們有增加財政赤字的余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余永定

關鍵詞二:政府管理

13.對庸政懶政必須嚴肅問責、一治到底

政策出臺后必須執行,否則就必須問責追責,這是良政善治的基本要求。再好的政策,如果沒有人去抓落實,難免落空,影響民眾信心和事業發展;對庸政懶政不作為行為決不能聽之任之,必須嚴肅問責,一治到底。——全國政協委員、民盟中央專職副主席  徐輝

14.必須克服“發展要上,法律要讓”的錯誤認識

落實新理念必須堅持自覺用法治的思維和法治的方式謀劃發展的新思路、推動發展的新實踐,克服“發展要上、法律要讓”的錯誤認識,杜絕輕視法律、忽視法律甚至違反法律的現象。——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巴音朝魯

15.放權不是放任自流

取消和下放權力,不是聽之任之、放任自流,而是要創新服務管理方式、提高服務管理能力。不僅法無授權不可為,更要法定職責必須為,而且要為好。“放”和“管”要緊密結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全國人大代表、山西交通廳廳長  李正印

關鍵詞三:反腐敗

16.反腐斗爭,我們做得比說得好

反腐斗爭,我們做得比說得好。“老虎蒼蠅一起打”,政府的反腐決心堅不可摧,志用鐵腕手段扭轉腐敗局面。歷史上的反腐多為解決一個家族或社會階層的利益問題,一旦稍見成效,便不再繼續。今日中國的反腐有長期的制度可依。——全國人大代表、歷史小說作家  二月河

17.對基層腐敗不可掉以輕心

當前,基層干部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也有害群之馬,存在吃拿卡要、收受賄賂、徇私枉法等現象,這種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行為,如果不及時懲治,就會危及政府的公信力,喪失群眾對政府的信任和擁護。因此,對待基層腐敗不可掉以輕心,對基層腐敗必須零容忍,反腐必須向基層延伸。——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周光權

關鍵詞四:供給側改革

18.供給側改革是攻堅克難引領新常態的系統工程

供給側改革不是貼標簽式選擇新概念,而是理論密切聯系實際的轉軌創新;不是否定需求側意義作用和簡單搬用美國供給學派以減稅為主的思路,而是借鑒中外所有需求、供給管理經驗又側重于供給體系建設的系統工程。——全國政協委員、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  賈康

19.“供給側改革”要盡快拿出干貨

目前“供給側改革”雖已成為人們街談巷議的熱詞和媒體爭相探討的焦點,但更多的是停留在思路上、意識上和說法上,還沒有操作細則的出臺和過硬措施的落地。建議國家要盡快拿出干貨,真正地使具體政策盡快出臺。——全國政協委員、新華聯集團董事局主席  傅軍

20.供給側結構改革需要企業家的擔當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是簡單的落后產能的淘汰,更多的是每個企業家要在改革中敢于站出來承擔責任,一定要勇于進行技術創新或者說企業文化創新,能夠真正做到滿足市場的需求。——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

董明珠

關鍵詞五:創新發展

21.創新文化基因還有不足

我國在創新方面還存在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深層次的原因在于文化,在于我國創新文化的缺乏與引領作用發揮的不足,功利主義仍然存在、批判精神普遍缺乏、規避風險的思想濃重、做學問沒有受到真正的尊重。——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  羅富和

22.創新要轉化成生產力才能有實質性貢獻

科技創新并不是你論文寫了、實驗做了就可以成為成果了,要轉化成生產力才能真正對社會和國家有實質性的貢獻。——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團公司董事長  宗慶后

23.國企改革靠管理創新,增效未必減員

國資國企改革,降成本有大文章可做,但不能一說降成本就簡單認為是工資降下來、人員減一點,其實降成本主要靠研究管理創新,增效未必要減員。——全國人大代表、上港集團董事長  陳戌源

關鍵詞六:中國制造

24.培養具有國際水準的“工匠”

中國制造要想提升品質,就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這首先得有一批具有國際水準的一線“工匠”。建議國家改變傳統的應試教育,學校根據企業的需求培養更多應用型人才。——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發動機廠維修部門高級經理  徐小平

25.培育工匠精神靠機制

建議相關部門建立科學合理的工匠職業發展通道,完善技術評價考核體系,對于技術能力的評價突出實用性、實效性,提高高技能人才的薪酬福利水平,改善農民工的生存、生活環境,從機制上保證“工匠人”有一個良好的職業發展環境和生存生活環境。——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總經濟師  魯貴卿

26.推動國產品牌國際化

我國需要完善品牌評價機制,推動全球品牌價值評價的標準化,以地理標志保護、農副產品等區域品牌為切入點,推動國內品牌國際化。——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  劉平均

關鍵詞七:“一帶一路”建設

27.讓企業共享“一帶一路”紅利

建議編制“一帶一路”建設的中國企業目錄,讓企業共享“一帶一路”紅利。在國家層面,應編制中國企業500強或中國各行業前100強名錄,并組織代表我國各行業綜合實力和水平的企業走出去,到國外建立工業園區,形成上下游配套的產業優勢。——全國人大代表、江蘇陽光集團董事長  陳麗芬

28.建商會引導企業出海

在國際競爭中,很多國家都依托商會團結合作。我國也可借鑒西方國家的成熟經驗,建立行業商會,發揮協調作用,理順民營企業產業集群的內部管理,盡力避免行業內部的惡性競爭,保證行業健康發展,形成“出海”合力。——全國人大代表、陜西榮民集團董事長  史貴祿

29.文化應率先走出去

企業走出去離不開文化支撐。只有在國家層面上更加重視更接地氣、走入民間的人文合作,才能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提供良好社會心理基礎,構建信任平臺,促進國外民眾對中國產品、中國品牌、中國文化的認同。——全國人大代表、云南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  楊勁松

關鍵詞八:城鄉一體化發展

30.新型城鎮化要有產業支撐

新型城鎮化要有產業支撐,避免一哄而上建“空城”。人的城鎮化關鍵在就業,中小城鎮離不開產業支撐。在空間上,要通過建設產業區、特色商業區吸引產業聚集;在結構上,要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生態農業,帶動農業人口向城鎮轉移。——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三門峽市委書記  趙海燕

31.城市化不單是“數字化”,更應關注“人”

解決留守兒童教育的關鍵,在于讓孩子跟他的父母一起生活,應鼓勵有條件的城市讓外來務工者能夠落戶,如果不落戶,至少讓他們的孩子能夠享受該地區同樣的教育資源,我想這也是一個未來改革之路。——全國政協常委、上海市政協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  蔡威

32.應鼓勵官員和知識分子“告老還鄉”

繼承中國傳統的鄉賢文化,讓官員、知識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告老還鄉”,可以實現寶貴人才資源從鄉村流出到返回鄉村的良性循環,對解決當下農村“空心化”積弊,對緩解大城市過于擁擠、不堪重負等“城市病”,具有重要意義。——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員

錢念孫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趙光菊]
標簽: 全國兩會   觀點   委員   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