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并不排除特殊性
馬克思主義在揭示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時候,并沒有排除歷史發展的特殊性。馬克思曾經指出,他對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道路的分析,明確地限于西歐各國,至于俄國農村公社,有可能不通過資本主義制度的“卡夫丁峽谷”,而享用資本主義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列寧后來更明確強調,歷史發展順序和形式的變化并沒有否定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不應當以“俄國生產力還沒有發展到足以實現社會主義的高度”去否定社會主義革命,十月革命并沒有違背世界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它完全符合世界歷史發展的總的路線,只不過是用與西歐國家不同的方法來為社會主義所需要的文明創造發展前提。
帝國主義時代特殊的世界經濟政治形勢,使一批經濟政治文化落后的國家通過社會主義革命和人民民主革命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從此世界上形成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社會制度并存的局面。社會主義制度根本改變了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的歷史命運,在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實現社會平等和人民當家作主、建設新型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積累了豐富經驗,顯示出自己的優越性。但是,社會主義畢竟是一種新生的社會制度,還處在實踐和發展的初期。在短短數十年時間里,各社會主義國家都經受了興衰成敗的嚴峻考驗。
鄧小平同志充分估計到了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的長期性和艱巨性。他一方面指出,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還需要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需要我們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道路是曲折的;另一方面又說,他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經歷一個長過程發展后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這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我們對社會主義的前途充滿信心。他指出: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的幾百年間,發生過多少次王朝復辟?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說,某種暫時的復辟也是難以完全避免的規律性現象。一些國家出現嚴重曲折,社會主義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經受鍛煉,從中吸取教訓,將促使社會主義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鄧小平同志還指出,中國的社會主義是變不了的,中國肯定要沿著自己選擇的社會主義道路走到底。只要中國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堅持社會主義;只要中國社會主義不倒,社會主義在世界上將始終站得住。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