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單月上漲30%,生豬價格創五年來歷史高點,猴年開春“二師兄”出盡了風頭。接下來,豬價將何去何從?“豬周期”要持續多久?透過農業部今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關于豬價你最關心的10問題,答案都在這里。
1.為什么今年春節后豬價走勢與以往不同?
歷年春節后是消費低谷期,豬價也會受此影響而下滑,猴年豬價卻不降反升。事實上,2004年,2007年,2011年,還有2016年,都是豬肉價格最景氣的年份,都是在春節以后沒有出現下跌,出現了反常現象。
造成這種趨勢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前幾年價格持續低迷,一些養殖戶減產,產能供不應求導致價格反彈;二是各地提高環保門檻,10省份推出“禁養”啟動生豬禁養區的劃定,許多養殖戶標準不達標或退出市場。“禁養”、“限養”政策影響又趕上“豬周期”,加大了產能下調深度。三是今年春節前后,全國出現多場寒潮雨雪天氣,對仔豬生長造成一定影響,導致市場供應偏緊。
“禁養”、“限養”是一個重要因素,它抑制了母豬的補欄,或者說加劇了產能下滑,但這個問題應該更全面的考慮,因為環保問題拆豬場造成的影響較直接。據悉,2015年,有一個省萬頭以上的規模場在禁養區內就被拆除27座,影響了40多萬頭的出欄量。
2.豬肉價格會飆漲嗎?
根據農業部公布的數據,2015年3月31日,全國生豬出欄均價為11.6元/公斤,一年的時間,同比劇增70%。上周(3月28日-4月3日)全國36個大中城市豬肉平均批發價格為每公斤25.34元,比前一周上漲0.4%創下2011年10月末以來新高.
農業部分析指出,豬價維持高位應該是今年的常態,但伴隨著生豬出欄的逐步增加,豬肉價也將逐步企穩,暴漲的可能性不大。
①生豬產能在加快恢復。今年1、2月份農業部監測的種豬場二元母豬銷量增加了近60%,預示著生產能力的擴大;3月份第4周仔豬價格同比上漲了102.3%,仔豬價格上漲會帶動補欄積極性的提高;3月份全國生豬存欄環比0.9%,母豬存欄在連續下跌近三年后出現企穩。三個指標顯示生豬產能在較快恢復;
②從養殖成本看,今年推高養殖成本上升的因素,特別是飼料成本在下降了。其中玉米價格降到2元左右,上漲可能性不大,飼料成本推動豬價上漲的因素基本不存在;
③疫病因素比較穩定,沒有大的疫情。疫情穩定,是穩定市場供給的重要基礎;
④需求方面沒有大的增長。消費需求上沒有大的變化,不會大幅拉動豬價上漲;
⑤豬肉的替代產品價格下行,其中禽肉價格基本穩定,牛羊肉、雞蛋、牛奶價格都在下跌。
以上五個因素看,今年豬價進一步暴漲沒有基礎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