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年,我國政府在困難面前堅定不移、推行新政,沿著推進服務政府、法治政府、責任政府、廉潔政府和創新政府的道路上穩步前進,在轉變職能、簡政放權、改善民生、反腐倡廉等工作上取得不錯成績。把握我國政府治理這一年的動向,點出其特點,對展望未來也是不無益處的。
【關鍵詞】我國政府治理 動向 特點 展望
【中圖分類號】D62 【文獻標識碼】A
2015年我國政府治理的重要動向
2015年,我國政府治理沿著推進服務政府、法治政府、責任政府、廉潔政府和創新政府的道路穩步前進,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簡政放權、聚焦政府職能轉變、“三張清單”等“組合拳”也注明了這一年來我國政府治理的重要動向。
深化簡政放權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推進服務政府建設。毫無疑問,轉變政府職能、積極落實簡政放權改革,是本屆政府開門辦的第一件大事。繼續深化簡政放權改革,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完善服務型政府建設,也是2015年我國政府治理最為重要的動向。
從2016年3月所做統計來看,整個2015年簡政放權、為社會和市場松綁的力度非常之大,成績斐然。比如,全年被取消的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共計258項,占原來國務院部門直接行使的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57%;“先照后證”改革也落到了實處,工商登記注冊日趨便利化,截至2015年底,全國累計核發“一照一碼”營業執照350.94萬張。在放管結合方面,放開市場“看不見的手”,同時更要握緊政府“看得見的手”,“放”與“管”有效結合是我國政府治理現代化重要表現。2015年,政府繼續突出監管責任,多措并舉加強政府事中事后監管,如逐步健全信用監管制度,建設完善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加快建設信息共享、覆蓋全國的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逐步落實企業投資項目網上并聯核準制度等。在優化服務方面,主動變“部門端菜”為“群眾點菜”,逐步由政府自上而下拉動公共服務向由社會公眾需求自下而上拉動公共價值的實現,主動回應群眾需求,不斷轉變治理方式方法,優化政府各項工作流程。
建立健全“三張清單”管理模式,推進法治政府建設。自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達沃斯論壇為中國政府開出“三張清單”起,建立健全“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已成為我國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重要舉措。而在2016年全國“兩會”剛剛審議通過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更是提出應繼續“建立健全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將“三張清單”提到了今后五年政府治理發展的戰略性高度,同時也繼續鞏固了法治政府建設的成就。
事實上,建立健全“三張清單”管理模式是對我國政府治理行為的法制化規制和制度性梳理。“權力清單”是簡政放權改革的深入推進,意在“捆住政府的手”,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責任清單”是政府組織的進一步優化、政府的宏觀管理水平和行政效能的持續提升,依法梳理政府治理的職責任務,做到“法定責任必須為”;“負面清單”則體現了政府依法加強監管的決心和力度,明確監管對象合法活動范圍,為企業等市場主體松綁,做到“法無禁止皆可為”。落實“三張清單”管理模式,找到了法治政府建設的突破口,為包括政府在內的各行為主體樹規矩、立準繩,明確劃定法律法規的“高壓線”,同時在實踐檢驗中豐富完善這“三張清單”,不斷將法律法規的“籬笆”扎緊,也為今后我國法治政府的建設指明了方向。
持續促進民生改善和社會建設,推進責任政府建設。推進責任政府建設,要求政府必須始終心系社會建設和民生工作。把民生改善和社會建設擺在我國政府治理突出位置,也是2015年我國政府重要動向之一。解決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問題,推進政治、經濟領域的改革與發展,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足的根本目標。持續改善民生,增進民生福祉,是我國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將社會建設的重擔扛在肩上,也是黨和國家推進責任政府建設的重點工作。
在過去的一年里,政府下大力氣改善民生,推進社會建設,勇于擔負起治理的公共責任。“立國之道,惟在富民。”在促進創業就業、加強社會保障和增加居民收入、促進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加快健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等方面工作上明確政府責任,及時回應社會需求,并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城鎮新增就業1312萬人”,“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4%,快于經濟增速。去年末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增長8.5%,新增4萬多億元。又解決6434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扶貧攻堅力度加大,農村貧困人口減少1442萬人。”(《2016年中央政府工作報告》)此外,我國政府也已經意識到,在改善民生和社會建設工作中,必須充分發揮社會各主體的積極性,為其創造更加寬松、有序的政策環境。但同時,也必須牢記責任政府的根本屬性,做到“放權”而不“放任”,“管好”而不“管死”,擔負起應負的責任。
深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推進廉潔政府建設。剛剛結束的2016年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總結2015年政府工作時指出,我國政府始終堅決落實黨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始終嚴格執行國務院的“約法三章”,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堅決糾正“四風”;同時在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工作中也作了細致的部署,在政府范圍內大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整個2015年,大力推進廉潔政府建設,堅決查處腐敗案件,也是我國政府治理的重要動向。
推進廉潔政府建設,一方面,我國政府堅決推進簡政放權改革,以權力瘦身為廉政強身,緊緊扎住制度圍欄,壓縮權力的尋租空間,努力鏟除腐敗土壤,以廉潔政府建設為政府職能轉變、治理轉型、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動力。另一方面,始終保持反腐敗斗爭的高壓態勢,零容忍、嚴查處,“老虎”“蒼蠅”一起打;同時,努力探索治理為官不為、懶政怠政的對策,對破壞政府形象、降低行政效率、在其位不謀其政的官員堅決追究責任,力求政府的精神面貌展示出“新狀態”。
繼續著力提高我國各級政府效能,推進創新政府建設。2015年,多措并舉提高我國各級政府效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助力,其關鍵在于政府治理的創新。十八屆五中全會創新性地提出了五大發展理念,其中創新發展理念便排在首位。推進創新政府建設,有效提高了我國各級政府效能,減輕了政府治理的內部壓力。比如,在治理創新中,各級政府開始廣泛引入大數據技術,推動“政府淘寶”等政府公共產品的創新,提升政府治理的科學性和權威性,大幅降低了政府行政成本。在政府治理的宏觀經濟調控領域,我國政府也創新地提出了“定向調控”、“雙引擎”、“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等新理念,意在經濟建設方面讓政府治理發力更加精準,尋找更多方式方法讓利于社會,全面提高政府治理的效能。提出“供給側”改革也是我國政府治理的重要創新,在公共產品生產與供給領域也引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創新政府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社會治理領域,我國政府繼續肩負主導者的重責,不斷推進自身改革創新,提高政府治理的效能,創新理念思維、創新技術手段,在社會治理領域,我國政府提出“發展智慧城市”的理念,其實質就是要不斷運用先進的科技信息技術,實現城市運行和管理“智慧化”,為群眾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2015年我國政府治理的顯著特點
針對重大的、核心的發展問題,回應社會對政府的直接訴求,推進政府治理變革,我國政府在一年來的治理活動中體現出以下三方面顯著特點。
從政府治理的核心目標定位來看:經濟建設依然是我國政府治理重心,發展依舊是執政興國第一要務。在宏觀層面,經濟建設依然是政府工作的中心,激發市場活力、培育發展新動力始終是本屆政府最大關切之一,對經濟發展的宏觀調控也是我國政府不斷進行創新的關鍵領域。整個2015年,我國政府面對的最為嚴峻的挑戰莫過于在經濟增長放緩、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如何進一步深化政府改革,釋放市場活力,培育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提振國民經濟。在圍繞著中國經濟軟著陸、保持7%左右的GDP增長率基本目標下,我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從政府治理變革入手,下大力氣應對經濟和生產力發展所遇到的根本性問題。無論是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厘清政府權責的“三張清單”,還是創新地提出諸多政府治理新理念,都緊緊圍繞著經濟建設和發展的中心要務。同時,在2015年,我國政府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構想,“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重點關注相關行業減產能去庫存,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現代互聯網產業體系,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全面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這一切推動改革發展的努力,取得了“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發展新動能加快成長”、“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等具體成就,體現出當前我國政府治理最為重要的任務依然是經濟建設,改革發展對于我國依然是最為關鍵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