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曾經強調要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為了鞏固我們黨執政的基礎,必須將反腐工作和倡廉結合起來,將廣大黨員的自律和他律相結合,這樣才能形成足夠的反腐合力,形成反腐的威力。自律是充分發揮黨員自身的自覺性和紀律性,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而他律主要是借助外部的震懾與監督作用,對腐敗現象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自律與他律需要有機地融合,從而形成一定的作用力,最終達到清廉作風的目的。目前,我國開展反腐倡廉建設勢在必行,這也是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要求。
黨的思想建設與制度建設相結合的重大作用
將黨的思想建設與制度建設相融合,有利于促進我國各種體制的深化改革。首先,能夠加強黨和國家的組織領導作用,強化國家的責任機制建設。組織領導可以快速、有效促進思想與制度建設的融合,將建設思想以文件形式下發,發揮出教育、指導與明確的功能。從側面輔助黨員建立制度意識,約束其產生出格思想,對于國家執政基礎的鞏固具有重大意義。
其次,能夠促使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強化工作落實。在黨政工作開展過程中,將黨的思想建設與制度建設有機融合,能夠促使國家相關部門和人員注重我國各項事業改革的系統性和長遠性,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共產黨對國家長遠發展做出了長遠的規劃,針對社會需要,出臺系列高瞻遠矚的策略。堅持以政策計劃為指導,讓各級黨員樹立規矩意識,使用職權時一定要將國家政策落實下去,而不是以權謀私。國家發展需要從細節抓起,而地方黨員很大程度上就是細節踐行者,關系著政策在群眾建設中的傳播。思想與制度建設,其實質就是協調黨員與群眾之間的矛盾與誤解,實現整體發展。
再次,加強調查研究,豐富理論建設和實踐工作。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把握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內在規律。尊重基層首創精神,總結推廣基層實踐經驗。以往的黨政建設中,有弊病之處,也有優秀之處,只有深入實踐,加強對各級黨員的工作作風與成就的調查,形成對黨員的客觀評價,才能知道黨員病患思想出于什么原因,才能完善黨員制度建設。
最后,加強輿論引導。“將權力關在籠里”,一個強有力的輿論環境就是約束權力濫用的“籠子”,督促黨員權力在陽關下面運行。從宏觀上講,輿論環境對黨員思想與制度可以起到外部凈化作用,在多種意見與評論之下,剔除落后的思想意識與制度弊病,保障國家權力的純潔與威嚴。
將思想建設與制度建設相融合,能夠為我黨建設提供堅強的政治后盾。黨的制度建設的根本目的是要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強政治保證。思想建設和制度建設相融合有重要的意義。首先,它們的融合可以促進黨更好地團結和帶領群眾齊心協力推進制度的全面改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進程中,需要黨員之間、黨民之間、民眾之間團結一致,為了這個共同理想不斷奮斗,合作處理發展過程中的經濟、環境等重大影響問題。思想與制度的結合,可以讓黨員認識到眼下發展的危機,樹立警惕意識,主動進入民眾之間。
其次,將一些存在障礙的體制和機制瓦解掉。若要走得更好更快,需要倒掉鞋中之沙。思想與制度上的弊病,就是黨發展道路上的沙,必須徹底根除才能帶領國民奔向社會主義現代化。高尚的黨的思想與健全的黨的制度,是黨的政治基礎。
最后,它們的融合是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中國眼下的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社會,不單單是經濟發展社會,也是思想建設社會;不僅僅是物質社會,也是文化社會。黨員的先鋒意識僅僅體現在經濟與物質上,也應當體現在思想建設上。這是眼下中國的客觀需要。黨的思想與制度應當適應這種需求。
將思想建設與制度建設融合,有利于進行依法治國。依靠法治,才能凝聚中國共識和力量,弘揚中國精神,共建法治中國,復興中華文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對于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根本意義。改革開放以來的經驗也證明,唯有依靠法治,才能突破利益固化藩籬,攻克深層復雜難題,確保改革有序進行,通過良法善政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和全體人民最大福祉。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對于實現我們黨自身建設的目標—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長期執政具有根本意義。唯有依靠法治,以法治作為執政之根本遵循,樹立法治思維,掌握法治方式,才能夯實執政基礎,鞏固執政地位。
這與黨建工作的目的是相同的,所以我們要堅強黨的思想建設與制度建設的融合,為依法治國在全民推進中,做好執政黨應該具有的榜樣。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以人為本,是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迫切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迫切要求;是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迫切要求;是不斷提高我們黨執政能力的迫切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迫切要求。
結語
在這個矛盾多發時期,綜合性的教育和管理措施對黨建工作非常重要。在我國,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所以黨在社會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思想建設與制度建設相互融合,可以對黨的問題進行綜合性預防和治理。黨的領導能力得到加強,才能更好推進依法治國,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
(作者單位:中共滄州市委黨校)
責編 /許國榮(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