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運用協整分析、誤差修正模型和格蘭杰因果檢驗等方法,對廣東低碳經濟發展在區域經濟增長中的效用作出理性分析,得出廣東低碳經濟與區域經濟的發展存在正相關的結論。這種正相關既存在長期均衡關系,也存在短期均衡關系。低碳經濟是在區域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上產生的,低碳經濟的發展對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起著關鍵作用。
【關鍵詞】低碳經濟 區域經濟 格蘭杰因果分析 協整分析
【中圖分類號】F406 【文獻標識碼】A
近30年來,全球各地溫度不斷上升,冬天不冷,夏天過熱,已成為眾多人的共識。據有關數據統計,20世紀地球升溫約為0.5度。在20世紀,最熱的年份是在1995年,而其余11個最熱的年份都是在1980年之后出現的。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眾多,但來自工業界的大量數據表明:人類快速工業化,使得人類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也許是全球氣候變暖的最重要的原因。預計到2020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1.32倍,到2025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將超越美國,居世界第一位。這些數據充分說明,為了人類將來更好的發展,必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努力發展低碳經濟。
作為中國區域經濟的強省—廣東省,其低碳經濟的發展與區域經濟的增長是否存在良好的互動關系,正是本文思考的切入點。本文結合廣東低碳經濟發展的現狀及遠景分析,利用協整分析,誤差修正模型和格蘭杰因果檢驗,對廣東省2000年至2015年低碳經濟發展和區域經濟增長進行實證分析,探討廣東低碳經濟發展與區域經濟增長之間的互動關系。
文獻綜述
低碳經濟由英國學者率先提出,其實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目標是減緩氣候變化和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最終是為人類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服務。低碳經濟是人類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象征,是一種清潔經濟和環保經濟,是人類對經濟增長與福利改善的合理追求,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一種理性權衡,同時也是人類對自然、對社會、對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一種理性認識,是工業文明之后的生態文明,是信息革命之后的新能源革命。
中國低碳經濟比較晚,中國學者從2003年5月份開始提出要關注低碳經濟的發展。從以往的文獻資料來看,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分區域分方法對各地碳排放進行測算;二是對各地碳排放量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三是對區域未來碳排放進行預測。2008年,李俊峰、馬玲娟介紹了丹麥向低碳經濟轉型的進程,并從宏觀層面上對我國低碳經濟發展提出合理建議,建議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中國如何減少碳排放?二是如何開展國際合作?三是具體的措施和目標。①中國著名低碳經濟學家張坤民先生認為,低碳經濟的發展關鍵要抓兩個方面:一是技術層面,要大膽創新,并付諸實踐;二是經濟體制層面,要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時開發新能源,最大限度減少碳排放,積極引導低碳消費。②2005年,莊貴陽提出,發展低碳經濟,在當前經濟轉型時期有著重大意義,其意義在于改變我國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經濟發展模式,緩解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之間的劇烈矛盾,促進我國增長方式的轉型升級。
2014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課題組在《中國2050年低碳發展之路》一書中,主要研討了氣候變化的事實,以及對人類的影響及今后需要采取的措施,提出要在“不同時段、選擇、推廣、應用有不同技術和實施不同政策措施,為實現低碳經濟發展提供了途徑和路線”。③2014年,中國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課題組在《2050中國能源和碳排放報告》中,從城市層面分析了我國低碳城市的能源發展戰略及城市低碳經濟發展的實現途徑。④
從現有的文獻來看,研究省份的特別少,研究廣東省低碳經濟的更少,筆者整理了一下,研究廣東低碳經濟的主要有:2010年,周月鵬采用區域差異分析、經濟計量分析,研究廣東能源消費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因果關系;2012年,張武英、徐偉嘉、劉永紅從廣東省經濟發展入手,定性分析了廣東省能源消費及能源構成,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對低碳經濟發展的影響;2012年,尚少梅、喬夢夢利用LPCC計算方法對廣東省1990年~2010年碳排放量進行了系統測試,分析碳排放量對廣東低碳經濟發展的影響。⑤
綜合以上分析,中國學者研究低碳經濟的側重點,主要在于排放目標、排放內容、影響因素及政策支持等方面,但從區域經濟增長的角度分析低碳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兩者之前到底存在一種什么樣的關系,短期均衡還是長期均衡?這種均衡具有多大的依存度?以往文獻研究極少,也極少實證分析。本文運用協整分析、誤差修正模型和格蘭杰因果檢驗,并初步構建格蘭杰因果檢驗模型,證明廣東低碳經濟與區域經濟的發展存在正相關,這種正相關既存在長期均衡關系,也存在短期均衡關系,因此,這種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廣東省低碳經濟發展現狀
當前,中國經濟在一帶一路的大發展框架之下,正從以前的生產制造型向服務經濟型轉變,而中國低碳經濟產業的發展,也已經進入重要的發展周期。廣東作為中國經濟開放前沿的經濟強省,是目前我國經濟發展最快、經濟實力最強的省份之一,同時也是我國最具有市場創新和最具有投資吸引力的省份之一。但廣東經濟的發展也伴隨著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三大瓶頸。據有關數據統計,廣東省1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是以巨大的能源消費為代價的。
作為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試點省份,廣東擔負著全國發展低碳產業體系、低碳生活方式和低碳消費模式的重任。 目前,《廣東省低碳經濟發展試點方案》已經制定。廣東全力發展低碳技術、低碳產品、低碳設備和低碳服務業,并在全國率先制定低碳行業的新標準。在低碳經濟發展的產業體系上,廣東把綠色環保、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作為產業發展的重點。2015年,在廣東低碳經濟高峰論壇上,廣東省發改委提出要把促進經濟發展又好又快和建設生態文明相結合,把發展低碳經濟與當前擴大內需相結合。廣東將推動低碳產業擴張,并在一些領域和行業引領國內乃至國際的發展。
廣東省低碳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關系分析
協整分析與因果關系研究模型。1987年,Engle和Granger提出協整理論及其方法,協整理論對解釋經濟現象是否平穩有著重要的意義,雖然一些經濟變量本身可能就是非平穩序列,但是,通過對這些經濟變量本身的不同組合,得出的結果有可能是平穩序列,且有可能是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這種平穩的線性組合,我們稱之為協整方程 。因此,在現實中,只要存在2個或2個以上不平穩的時間序列,只要他們之間的某種線型組合是平穩的,則我們可以初步認定他們存在協整關系及長期均衡關系。
本文研究廣東低碳經濟發展與區域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采用的數據是2000年到2015年的數據。為方便起見,我們對所涉及的數據取對數,取對數比較直觀,得出的數據便于分析,使變量組合從長期來看線性化,同時也可降低異方差對數據的不同程度影響,下面對碳排放、能源消費、經濟增長分別取對數如下:lnc、lne和lngdp,其中,lnc為碳排放指標,lne為能源消費排放指標,lngdp為經濟增長指標。
誤差修正模型(ECM)。誤差修正模型(Error Correction Model,簡記為ECM)是一種具有特定形式的計量經濟學模型,是由Davidson、Hendry、Srba和Yeo在1978年提出的,因此被稱之為DHSY模型。根據Granger定理,若變量序列之間是協整的,則其產生的誤差為均衡誤差,主要結論如下:
Δlngdpt=β0+β1ΔlnCt+(β2-1)ECMt-1+εt
按照同樣的方法,我們可以得到lnE的誤差修正模型。
Δlngdpt=β0+β1ΔlnEt+(β2-1)ECMt-1+εt
均衡誤差修正模型主要用來研究模型的短期動態和長期調整動態平衡。
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主要用來分析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主要考察變量X是否是變量Y產生的原因,然后通過引入變量X的滯后值是否可以提高變量Y的被解釋程度。如果是,則X是Y的Granger原因,此時的滯后期系數具有統計顯著性。另外,還要考慮Y是否是X的Granger原因。其中滯后階數按照Akaike信息準則(AIC)來選取;
以GDP和碳排放為例,我們建立以下回歸方程:
對上式中的(i=1,2,……m)=0進行檢驗。檢驗結果如下:如果拒絕(i=1,2,……m)=0的原假設,則拒絕“lnE不是引起lngdp變化的原因”的假設,得出lnE是引起lngdp的Granger原因。同樣對(i=1,2,……m)=0進行檢驗,如果拒絕 (i=1,2,……m)=0的原假設,則拒絕“lnE不是引起lngdp變化的原因”的假設,從而得出lnE是引起lngdp的Granger原因。
協整分析及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首先,數據來源方面,本文的數據來源于《廣東省統計年鑒》及有關學者研究的數據進行整理,所采用的數據為2000年~2015年共16年數據,碳排放和能源消費總量均以萬噸計,GDP為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其次,lngdp和lnC,lngdp和lnE進行相關性分析方面,根據以上的數據,測算lngdp和lnC的相關數據為0.9645,lngdp和lnE的相關數據為0.9786,這兩個數據充分表明lngdp和lnC存在高度的正相關關系,lngdp和lnE也存在高度的正相關關系。第三,lngdp、lnC、lnE誤差修正模型方面,由Granger定理明確表明,兩個具有協整關系的變量,具有誤差修正模型。
誤差修正模型:
Δlngdpt=0.626+0.2753ΔlnC –0.0237ecmt-1+εt
lngdp和lnE
lngdp=0.2482lnE+0.8953lngdpt-1-0.1624lnEt-1+0.8465
(3.47) (29.64) (-2.71) (4.21)
R2= 0.9978 F= 7483.96
誤差修正模型如下:
Δlngdpt=0.8455+0.2366ΔlnE – 0.134ecmt-1+εt
由誤差修正模型分析可知,廣東省GDP每變動1%,碳排放將同方向變動0.2753%,同理,廣東省GDP每變動1%,能源消費將同方向變動0.2482%。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廣東省碳排放和能源消費從長期來說,能夠促進GDP的增長,也就是廣東省低碳經濟的發展對GDP貢獻,從長期來說很大。
lngdp、lnC、lnE的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lngdp和lnC、lngdp和lnE,都存在著高度正相關關系。我們再進一步思考,GDP的增長會引起碳排放的增加還是能源消費總量的增加,或是兩者之間是否存在雙向的因果關系?這需要利用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去進一步研究。
結果如下:
根據以上的結果,在10%的置信度下,廣東省的碳排放、能源消費總量增加并不是GDP增加的Granger原因,而廣東省GDP增加是碳排放、能源消費總量增加的Granger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