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
本文分析了廣東省低碳經濟的發展與廣東省區域經濟增長的關系,并通過單位根檢驗、協整分析、誤差修正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檢驗等方法,對廣東省低碳經濟發展和區域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并初步得出以下結論:第一,廣東省低碳經濟的發展與廣東省區域經濟增長密切相關,兩者存在著高度正相關;第二,廣東省低碳經濟的發展對廣東省區域經濟增長存在著短期均衡關系,而且也存在著長期均衡關系;第三,廣東省GDP增加是碳排放、能源消費總量增加的Granger原因,因此,廣東省區域經濟增長是廣東省低碳經濟發展的Granger原因。
當前,廣東經濟面臨前追后趕的局面,如何促進廣東區域經濟增長向低碳經濟轉型,實現廣東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呢?筆者建議,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加強:一是促進區域經濟向綠色經濟和循環經濟轉型,以綠色經濟和循環經濟推動低碳經濟的全面發展,搶占產業發展先機和產業制高點,大力發展低碳產品,低碳技術和低碳能源,努力推進低碳革命;二是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特別是第二產業轉型。第二產業比重大,能源消費和碳排放最大,是影響低碳經濟發展的重要原,要加快發展電氣、電子等產業,要從資源導向型產業向高技術產業過渡,對重要產業,特別是冶金、水泥、建筑、化工等高能耗行業中,引進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加快升級,推動廣東省低碳工業發展。三是大力發展新能源,特別是風能和太陽能,對煤碳和石油等消費較高的能源,要高效發展,清潔利用;四是規劃碳排放權的確立和分配,建立健全碳排放市場,健全和完善碳排放交易體系;五是完善政府監管水平,將市場調節、政府調控和社會調整相結合,在燃氣普化率、城市綠化率、廢物處理率、輕軌交通等方面下功夫,實現有機,生態、高效,引導全社會資源有序、合理流動;六是加強市民環保意識,在節約水電、冰箱使用、低碳餐館、低碳出行等方面大力宣傳,使低碳生活方式成為老百姓心目中的一種生活習慣和自覺行為,引導民眾合理使用各種能源。
總而言之,廣東省應通過產業升級、技術研發、政府監管等多方面的努力,促進低碳經濟的穩步發展,努力實現廣東省低碳經濟與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
(作者為廣州商學院經濟系副教授)
【注釋】
①鄒曉蓉:“廣東省碳排放與貿易隱含碳的測算及影響因素研究”,《暨南大學學報》,2012年第10期。
②王贛華:“中國首批低碳試點省份碳排放與經濟增長脫鉤關系研究”,《桂林理工大學學報》,2013年第4期。
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課題組:《中國2050年低碳發展之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66~70頁。
④中國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課題組:《2050中國能源和碳排放報告》,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55~77頁。
⑤羅珊:“廣東省高校人才培養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研究”,《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第6期。
責編 /張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