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容錯免責”需給改革者劃定“權利”邊界

核心提示: 中央提倡“容錯免責”,主要是為了營造各級干部敢于改革創新的氛圍,從而提升改革創新的能力。改革有功,失敗免責,但到底造成多大的失敗可以免責,造成多大的損失必須承擔責任,這個邊界必須搞清楚。如果這個邊界不清不楚,那么“容錯免責”就很容易變成一句空話。

【摘要】中央提倡“容錯免責”,主要是為了營造各級干部敢于改革創新的氛圍,從而提升改革創新的能力。改革有功,失敗免責,但到底造成多大的失敗可以免責,造成多大的損失必須承擔責任,這個邊界必須搞清楚。如果這個邊界不清不楚,那么“容錯免責”就很容易變成一句空話。

【關鍵詞】試錯 改革 權利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

2016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一次會議。會議指出:“各級黨委要著力提高領導干部謀劃、推動、落實改革的能力,引導干部樹立與全面深化改革相適應的思想作風和擔當精神,既鼓勵創新、表揚先進,也允許試錯、寬容失敗。”

從策略技術上來說,中央提倡“容錯免責”,主要是為了營造各級干部敢于改革創新的氛圍,從而提升改革創新的能力。因為“容錯免責”,實際上是假定任何人都不是全能的,尤其是在改革領域,總要有人先行推進,先行試驗。試驗可能成功,也可能失敗。成功了有獎勵,但失敗了需要懲罰,這是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則。但是簡單適用這一原則,很可能導致大家越來越保守。因為如果不改革,可能沒有什么獎勵,但也不會有懲罰,至少能夠“旱澇保收”。如果選擇大膽改革,有獎勵當然好,但一旦有懲罰,卻很容易因此而失去未來升遷的機會。

從集體關系角度來說,這等于是賦予改革者一種改革的權利。從治理維度上來說,任何官員掌握的權力都不是一種權利,因為它是要問責的,也就是說它是外在賦予的。它的內在邏輯是,任何官員掌握的公共權力,其成本和收益是不對稱的,也就是說,它不是由掌握權力的官員自己承擔的。改革有收益、有成本,這些收益和成本都是由公眾來承擔的。而權利意味著收益和成本是內在的,是由自己承擔的。舉個例子,個人賣冰棍,無論價格高低,虧損和收益都是個人自己承擔,這個時候,賣價無論高低都是個人的權利。但公務員替國家賣冰棍,賺了是國家的,虧了也是國家的,這個時候公務員確定賣價的行為就不是權利行為,而是權力行為。賺了可以給他點獎勵,虧了肯定要懲罰,虧大了可能就讓他下崗。在這個意義上來說,“容錯免責”相當于給公務員提供了容錯的空間,也就是說他有了一定的權利,來確定冰棍的價格,而且即使現在虧了,也并不一定馬上就對他追責。

但是,“容錯免責”無論賦予公務員多少權利,這個權利歸根到底還是賦予的權利,而不是內生的權利,也就是說,公務員賣冰棍,不可能像個人賣冰棍一樣,完全是個人自己承擔虧損的責任。所以,“容錯免責”本身還需要有一個清晰的邊界:賣冰棍虧了,在多大范圍內不用承擔責任,但虧到什么地步就必須問責。換成改革就是,改革有功,失敗免責,但到底造成多大的失敗可以免責,造成多大的損失必須承擔責任,這個邊界必須搞清楚。如果這個邊界不清不楚,那么“容錯免責”就很容易變成一句空話。最后到底是否免責,還需要有最終決策權的人來確定。如果這個有決策權的人公正無私、全知全能還好辦,但實際上任何人都做不到這一點,其結果就是“容錯免責”往往流于一陣風,在改革缺乏動力的時候,變成了問責的擋箭牌,而在責任因此而流于形式的時候,“容錯免責”又不得不收回。

所以,“容錯免責”固然非常好,但是它必須要有清晰的技術邊界。這些技術性的邊界包括:能夠承擔的失敗損失是多少,期限是多長,這可能和具體的項目有關;官員個人是不是違法亂紀,是不是觸及了法律的底線,是否涉及到犯罪行為。這些技術性邊界有時候并不一定清晰,而且還有相當的爭議,甚至根本不存在。那么,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一個公平、公正和公開的程序。只有這樣,“容錯免責”才能有一個良好的治理結構的支撐,才能真正變成長效機制,而不是一陣風。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導)

責編/劉瑞一 美編/宋揚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申唯佳]
標簽: 容錯   改革者   邊界   免責   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