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迎來萬眾創新時代
在北京的中關村,如今流行這樣一個笑話:以前在這里,一塊牌子掉下來,砸到10個人,9個是賣電子產品的,1個是創業者?,F在這里一塊牌子掉下來,會砸中9個創客,1個蘋果手機販子。
2014年,這里新注冊科技企業超過1.3萬家,創客密度已經超過美國硅谷。
北京中關村的變遷,是中國科技創新升級換代的一個縮影。幾乎所有的業內專家都承認,中國迎來了新一波的萬眾創新時代,而這正是幫助中國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實現綠色發展的唯一路徑。
習近平和他的同事決心點燃創新的火炬,為中國持續增長注入新的動力。
2015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公開發布《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創新意見》),標志著創新驅動戰略正式成為中國的國家戰略。這一戰略明確指出:創新是推動一個國家和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動整個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面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和挑戰,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趨勢變化和特點,面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任務和要求,必須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中國創新驅動戰略的本質就是推動萬眾創新、全民創新: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是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破除一切制約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提升勞動、信息、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效率和效益,強化科技同經濟對接、創新成果同產業對接、創新項目同現實生產力對接、研發人員創新勞動同其利益收入對接,增強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度,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
《創新意見》里邊干貨很多,而且幾乎全部是圍繞幫助創客排除障礙展開的。比如,實行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打破制約創新的行業壟斷和市場分割,改進新技術新產品新商業模式的準入管理,健全產業技術政策和管理制度,形成要素價格倒逼創新機制等,這些富有針對性的舉措,可謂“每個藥方都是能治病的”。
中國《創業家》雜志總編輯牛文文指出,(中國國內)過去說創業成功率低,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早期創業得不到資金支持。當金融改革將制度紅利釋放出來,股權眾籌加上新三板就會把中國巨大的民間債權投資需求跟創業者的股權融資需求打通。
針對創客們的融資困難,《創新意見》設立了“強化金融創新的功能”的專門條款加以扶持?!秳撔乱庖姟分赋?,發揮金融創新對技術創新的助推作用,培育壯大創業投資和資本市場,提高信貸支持創新的靈活性和便利性,形成各類金融工具協同支持創新發展的良好局面?!秳撔乱庖姟愤€專門提出,研究制定天使投資相關法規,按照稅制改革的方向與要求,對包括天使投資在內的投向種子期、初創期等創新活動的投資,統籌研究相關稅收支持政策。
蘇聯作家阿法納西耶夫曾指出,創新就是推倒所有阻礙創新的“墻”:處處都推倒這道冷漠的墻,給有創新精神的人、革新者、創造者開路,這就是管理機關和領導人的重要任務。
習近平對推動國家創新和全民創新高度重視,2015年5月5日,他親自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研究了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問題。會議強調,為打通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通道,最大限度激發科技創新的巨大潛能,制訂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非常重要。要堅持問題導向,突出改革整體性,強調繼承和發展,注重可操作性,聚焦制約科技創新和驅動發展的突出矛盾,統籌銜接當前和長遠舉措,明確分工、完成時限,把握節奏,分步實施,力爭到2020年在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取得突破性成果,基本建立適應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求、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科技創新發展規律的國家創新體系。
通過改革激發創新,通過創新優化發展,通過發展實現穩定,創新已經成為中國改革突圍的唯一出路。中國國內已有智庫表示,應當將創新納入中國治國理政的核心戰略中來,讓改革、發展、穩定、創新都成為中國治理戰略的基本要素。一旦創新成為全民自覺的追求,中國的人口大國和人才大國優勢就能煥發出來,一個智慧和財富迸發涌流的時代將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