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一體化要處理好五個關系
城鄉一體化發展在實踐中碰到了各種矛盾和問題,突出表現出以下幾個關系。
第一,要處理好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與發展農村經濟的關系。農村的公共服務明顯落后于城市,特別是中西部地區農村的公共服務投入嚴重不足。按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13萬元計算,要實現2-3億人享受城鎮居民相當的公共資源服務,至少要投入30萬億。這么大的規模投入,僅靠政府是不行的,東南亞沿海發達省市的做法值得借鑒,這些地區主要是通過發展農村經濟,特別是鄉鎮,使農村富了起來,激發農村內生動力,再加上政府財政支持,才形成了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實現了城鄉一體化。從全國來看,推動城鄉一體化的發展,主要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靠政府進行財政支持,發揮好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二是靠發展農村經濟,通過一村一品,一鄉一業,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等形式,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第二,要處理好農村進城就業與返鄉創業的關系。進城務工的農民,應當按照《居住證暫行條例》規定,保障持證人享受教育、公租房和養老等公共服務。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農民工落戶城鎮以后,由于受到經濟增速緩慢的影響,部分缺乏知識,技能比較差的農民面臨失業或者是半失業的狀況,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有可能在城市形成貧困的階層,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因此,要將農村進城就業與返鄉創業統籌考慮,要讓進得來,回得去的農民工都有作為。
第三,要處理好城鄉一體化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我國農業面臨資源過度開發、農業投入品過量使用、地下水超采以及農業內外源污染相互疊加等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農業資源環境承載力已達上限,可持續發展面臨重大挑戰。
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干凈的水、清新的空氣、安全的食品、優美的環境等要求越來越高,環境問題日益成為重要的民生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金銀山。瓊海市城鄉一體化的經驗值得借鑒,讓市民感受農村的田園氣息,讓農村享受城市的生活品質,可以說是一座綠色城鄉一體化的樣板城市。
第四,要處理好進城務工收入與農業產業收入關系。城鄉一體化的關鍵就是城鄉優勢互補,以工促農,以城帶鄉,促進城鄉協調發展。長遠看,進城打工的收入不穩定,促進一二產業融合發展,增加農民收入,這是城鄉一體化的根本要求。
瓊海市居民收入占60%,非經營性收入占30%多,這樣的情況是城鄉一體化很關鍵的,瓊海很特殊。
第五,要處理好工商資本進村與產業融合發展的關系。隨著經濟增速的放緩,農業產業回報率正在達到或超過工業的回報率,農業發展的比較優勢日益突出,工商企業資本的巨大存量迫切要求尋找投資渠道,工商資本進入農業的趨勢日益明顯。各地政府出臺了一些優惠政策和補助項目,為吸引工商企業進農業、為農業企業實現的本擴張,也為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創造了機遇。要抓住有利時機,充分發揮工商企業資金、技術、信息和管理優勢,帶動農村產業發展。但是,要嚴守土地紅線,防止土地非農化,增加農民就業為原則。
我的發言結束了,謝謝大家!
(人民論壇記者高驪、潘麗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