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新思想 > 五位一體 > 文化篇 > 正文

從河北正定到北京,習近平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的三重境界(3)

境界三:深化保護理念,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面臨新挑戰,古城風貌千篇一律、文物保護方式過于簡單化、盲目化等問題不斷出現。在經濟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加快的歷史進程中,“保護”與“發展”的矛盾日益凸顯。

面對矛盾,習近平對文物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有著更深切的關注、更深入的思考。

2002年4月,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為《福州古厝》一書作序。他在序中寫到:“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保存城市的文脈,保存歷史文化名城無形的優良傳統。”

習近平在《<福州古厝>序》中特別提出:“保護好古建筑有利于保存名城傳統風貌和個性。現在許多城市在開發建設中,毀掉許多古建筑,搬來許多洋建筑,城市逐漸失去個性。在城市建設開發時,應注意吸收傳統建筑的語言,這有利于保持城市的個性。”

在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時,習近平就對一些地方將經濟發展和文物保護對立起來的行為提出警示:“如果說以前無知情況下的不重視還可以原諒,那么現在有認識情況下的不重視,那就是意識問題、政績觀問題。”

2013年8月,在一份關于河北正定古城情況的報告上,習近平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近年來正定古城保護工作。要繼續做好這項工作,秉持正確的古城保護理念,即切實保護好其歷史文化價值。”

2013年11月,習近平對籌建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的報告作出批示強調,“修舊如舊,保留原貌,防止建設性破壞”。

2014年2月,習近平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時指出,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一張金名片,傳承保護好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首都的職責,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傳承歷史文脈,處理好城市改造開發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關系,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2014年9月,在一份關于中國建筑文化缺失的相關材料上,習近平批示指出,要處理好傳統與現代、繼承與發展的關系,讓我們的城市建筑更好地體現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時代風貌。

這些思考與探索,是對文物保護規律的科學把握,是對文化遺產保護提出的更高要求。經過實踐的檢驗,它們正逐步成為我國開展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基本遵循。真實性保護、整體性保護、發展中保護,一幅城鎮化與歷史文物共同發展的美好畫卷在神州大地徐徐展開。

上一頁 1 23下一頁
[責任編輯:孫易恒]
標簽: 習近平   文化遺產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