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拉美大國角度來說,無論是籌集其結構優化所需資金,還是獲得發展國民經濟的優惠貸款,中國都將是拉美國家重要的融資來源。中國與拉美筑構堅實的經濟外交格局,既是出于推動本國經濟持續發展的考慮,也是本著負責任的態度,通過提供資金和基礎設施援建,幫助多數拉美國家脫離貧困。中國資源配置方式和經濟增長模式的改革,為中國與拉美未來的經濟合作創造了各種機遇,毋庸置疑的是,中拉務實有效的經濟外交將會進一步增強中拉雙方的政治互信與人文互鑒。
如何正確處理中拉關系中的拉美大國因素
中國“拉美大國外交”隨著拉美新興大國經濟崛起步伐的加速與政治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其空間和領域正穩步向縱深方向拓展,其戰略性也越發凸顯。中國與拉美大國的政治交往起步較晚,中國文化在拉美的影響也很微弱,要處理好與拉美大國之間的潛在矛盾,中國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其一,推動中拉關系制度化建設,優化中拉合作的大國機制。中國目前已與15個拉美國家簽訂了貿易協定,與12個國家簽訂了投資保護協定,與7個國家簽署了避免雙重征稅協定。在與拉美大國合作方面,不同領域和層次的對話與合作機制不斷得以建立和完善。中國先后與墨西哥、智利、阿根廷等大國家建立了雙邊經貿混委會機制,并與巴西設有高層協調和合作委員會、與墨西哥設有常設委員會、與委內瑞拉設有高級混合委員會。?中國與拉美大國所建立的一系列雙邊合作框架,為推動雙方關系的實質性發展提供了政策性保障和法律支持。未來,中國與拉美主要貿易大國之間應在增強政治互信的基礎上,夯實“1+3+6”合作新框架(“1”是制定“一個規劃”,即制定《中國與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合作規劃(2015-2019》;“3”是以貿易、投資、金融合作為“三大引擎”;“6”是以能源資源、基礎設施建設、農業、制造業、科技創新、信息技術六大領域為合作重點),擴展現有貿易協定的適用領域及范圍,擴大雙邊經濟利益,促進雙邊重要領域貿易和重大項目投資的便利化。
其二,超越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差異,實現中拉大國關系新常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建立的全球伙伴關系始終堅持不侵犯國家主權,尊重不同國家為實現本民族繁榮發展而選擇的發展道路與價值觀念,致力于以合作而非對抗的方式處理國際事務,擱置大國爭端,最大限度地謀求大國間的共同利益。符合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迫切需要,符合“南南合作”和發展中國家團結互助的時代潮流。?面臨中拉經濟合作趨緩、產品結構過于集中、貿易低速增長的新常態,中拉大國關系應重塑合作的新格局、新平臺,積極實施貿易多元化戰略,充分發揮貿易、投資和金融“三輪驅動”的導向性功能,實現中拉貿易的良性優化與平穩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