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創新型小微企業是推動河北省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文章針對河北省創新型企業成長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影響創新型小微企業成長力的內外部因素,提出營造創新氛圍、完善財稅優惠政策、拓寬融資渠道、推進協同創新模式、建立創新型人才隊伍等河北省創新型小微企業成長力提升機制。
【關鍵詞】河北省 創新型小微企業 成長力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當前,我國經濟已步入“新常態”,創新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根據2015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20年,我國要孵化培育一大批創新型小微企業,并從中成長出能夠引領未來經濟發展的骨干企業,形成新的產業業態和經濟增長點。創新型小微企業作為我國產業發展升級的重要力量,其培育和成長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創新型小微企業界定
創新型小微企業是企業創新特性和規模特性相結合的復合概念。1912年,美籍經濟學家熊彼特在其出版的《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提出:創新就是要把一種從來沒有的關于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進生產體系中去,就是要“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具體包括引入一種新產品,采用一種新的生產方法,開辟一個新的市場,獲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種新的供應來源,實現一種新的組織形式等五種情況。①2006年4月,科技部、國資委、中華全國總工會三部委下發《關于開展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的通知》,規定創新型企業要具備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具有持續創新能力、具有行業帶動性和自主品牌、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和較高的管理水平、具有創新發展戰略和文化五個基本條件。
我國小微企業的概念最初是由郎咸平教授提出的,他把小型、微型或家庭作坊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統稱為小微企業②。2011年6月,由工信部等四部委聯合出臺《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開始在企業劃分中引入微型企業的范疇,將中小企業明確劃分為微型、小型、中型三種類型③。綜上所述,文章所指的創新型小微企業是指符合我國2011年頒布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界定的小型和微型企業,并以創新戰略為指導,通過持續創新,建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以實現自身發展和具有行業帶動性的企業。
河北省創新型企業成長現狀
河北省于2006年啟動了創新型企業建設工作,出臺《河北省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方案》和《河北省自主創新產品認證管理辦法(試行)》,2007年河北省科技廳、河北省國資委、河北省總工會聯合發布河北省首批創新型試點企業名單,包括鑫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永·生華清液晶有限公司、邯鄲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31家企業成為首批創新型試點企業,截至2015年1月,河北省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總共培育建設159 家,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單位3家。這些企業絕大多數為高新技術企業,主要集中在經濟較發達地區,其中石家莊39家、保定26家、唐山18家,占到總數52.2%。2014年,河北省創新型(試點)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19.5萬元/人,企業上繳稅額129.3億元,實現利稅總額347.2億元,新產品銷售收入1916.7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達到57.24%。④
在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河北省創新型(試點)企業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不斷完善,截至2014年底,河北省創新型(試點)企業科技活動人員總數達58588人,平均占企業員工總數的比例達22.91%,研發人員總數達33270人,全省創新型(試點)企業內部高層次專家474人。⑤
截至2014年底,河北省創新型(試點)企業設立各類科技機構372個,研發費用支出116.51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到3.48%。河北省創新型(試點)企業承擔科研項目2497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數142項,省級科研項目數168項,科研項目經費總投入達 225.9 億元。⑥河北省創新型(試點)企業專利申請3264項,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298項;專利授權2379項,其中發明專利授權482項;主持制定國際、國家或行業技術標準79項;獲國家級科技成果獎勵20項,省部級獎勵177項。
河北省創新型企業成長中存在的問題
產業結構分布不夠合理。河北省創新型企業在行業分布上以第二產業為主,主要分布在光機電一體化和新材料兩個領域。課題組獲得統計數據的129家河北省創新型(試點)企業中,這兩個領域創新型(試點)企業占比達到56%,生物、醫藥技術、新能源、電子與信息技術、環境保護等戰略新興產業比例明顯偏低,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 產業結構布局有待優化。
研發投入少,創新能力較為薄弱。河北省創新型企業技術創新戰略主要采用合作創新戰略,企業缺乏獨立研發、自主創新的能力,這一點在創新型小微企業身上體現較為明顯,創新型小微企業普遍自有資金少,自身積累不足,再加上外部融資困難,資金壓力非常大,在滿足生產用資金后,很難再拿出資金用于研發投入,嚴重制約了企業的創新能力。
研發機構實力較弱,協同創新有待加強。河北省創新型企業研發機構實力較弱,還未形成裝備精良、體系健全、運行高效、富有活力的發展格局,部分企業甚至沒有獨立的研發機構。創新型企業在進行合作創新時,更多的是選擇產業集群內部相關企業,并且合作的層次較低,缺乏長期有效的合作和管理機制,同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機構合作較少,導致資源配置不夠優化,科研資源閑置的同時企業自身研發能力無法提升。
高層次人才較為匱乏,人才培育意識不強。河北省創新型企業高層次專家仍然匱乏,平均到每個創新型(試點)企業不足4人,具備高級職稱的科技活動人員僅僅5609人,占科技活動人員總數9.57%。從地域分布看,企業研發人員和高層次專家數量分布不均衡,保定、石家莊、邯鄲、唐山創新型(試點)企業研發人員和高層次專家數量居于河北省前列,遠遠高于衡水、承德、廊坊、滄州、張家口地區。并且,根據課題組調查結果顯示,河北省創新型企業的企業家雖然自身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但是對于企業員工的培養和人才開發意識較為薄弱,管理團隊的素質還有待提高。
創新激勵機制不夠健全,創新風險較高。企業創新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會影響到企業的當期盈利狀況,并且創新又是一項高風險的活動,受國家產業政策、技術、市場、經營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由于河北省技術服務體系、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和鼓勵創新型企業技術創新的優惠政策等激勵機制還不夠健全,使得河北省創新型企業所面臨的創新風險較高,也導致部分企業在創新投入上猶豫不決,存在保守心理。
融資環境亟需改善。河北省創新型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在發展中的最大瓶頸是資金緊張,面臨著資金使用成本昂貴、資金鏈斷裂風險較大等問題。企業融資渠道包括內源性融資和外源性融資渠道兩種,河北省創新型企業僅僅依靠自身積累的內源性融資已經難以滿足其高投入的資金需求特點,而外源性融資渠道主要局限于銀行貸款和民間借貸兩種,且資金取得難度大、成本高,極不穩定,融資環境亟需改善。
創新型小微企業成長力影響因素分析
基于企業仿生學理論,企業是具有自控性的,即能夠主動適應內外環境變化的有機生命體,企業成長力是以一定資源為基礎,適應內外經營環境的變化,實現企業量的擴張和質的提高的能力,它能夠預示企業未來的發展狀況,企業成長力要受到企業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影響,創新型小微企業也不例外,所以有必要甄選出影響創新型小微企業成長力的關鍵因素,找準著力點,推動其可持續健康成長。
影響創新型小微企業成長力的內部因素。一是企業家特質。特質指的是在不同的時間與不同的情境中保持相對一致的行為方式的一種傾向,根據大五人格理論,優秀企業家往往具有外傾性、責任心、經驗開放性等特質。創新型小微企業具有高創新性和高風險性,它的快速成長離不開企業家樂觀、樂群、有創新性和創造力、善于發現機會、勤奮、有毅力、有抱負等特質。
二是人力資源。隨著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人力資源的優劣已成為企業能否獲勝的關鍵。優秀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營銷人員是創新型小微企業的稀缺資源,吸引和留住這些高素質人才,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是創新型小微企業持續成長和發展的根本保證。
三是管理機制和文化氛圍。好的管理機制和文化氛圍,能夠激發員工的創新動機,提高員工的持續創新能力,對于稍縱即逝的市場機會更為敏銳,甚至是能夠創造機會和需求,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創新行為,提供市場所需要的產品和服務,將有利于創新型小微企業取得競爭優勢,獲得良好的成長態勢。
四是資金狀況。企業的研發、生產、銷售等經營活動都離不開資金支持,特別是創新型小微企業本身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創新活動又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且面臨著較大的市場不確定性,所以健康的資金狀況是創新型小微企業生存和成長的重要保障。
影響創新型小微企業成長力的外部因素。一是政策法律環境。小微企業一直面臨“壽命短、死亡率高”的問題,創新型小微企業尤甚。良好的政策法律環境能夠為創新型小微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提供適宜的土壤,財稅優惠政策、金融政策、政府配套服務政策、知識產權保護法律體系以及公正、嚴肅的執法能力等有利于創新型小微企業降低風險,減少成本,提高創新動力。
二是金融支持環境。創新型小微企業具有高風險、高投入的特點,并且其規模小,并無充足的固定資產作抵押,知識產權質押又需要有很強的技術評估水平,所以創新型小微企業難以獲得銀行貸款,資金緊張和融資困境的問題一直比較突出,支持性的金融環境對于創新型小微企業獲得其成長和發展所需的資金意義重大。
三是區域合作網絡。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創新型小微企業的成長,不能僅僅依靠自身優勢,更需要和相關企業、政府、科研院所、中介機構、服務平臺等建立多種聯接形式的區域合作網絡,通過發揮集群優勢,共享資源,才能夠有效降低成本和風險。
河北省創新型小微企業成長力提升機制構建
營造創新氛圍,鼓勵創新精神。順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趨勢,在全省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文化氛圍,可以通過媒體宣傳典型小微企業成長歷程和企業家創新創業成就,弘揚企業家敢為人先、敢冒風險、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對創新型小微企業家及管理團隊進行公司治理、財稅、金融、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培訓;鼓勵高校深化教學改革,落實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鼓勵科技人員在完成本職工作的情況下到企業兼職從事科技成果轉化活動,或在3年內保留人事關系離崗創業,開展成果轉化。
落實、完善財稅優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強化服務觀念,宣傳、落實、完善稅收優惠政策,擴大創新型小微企業減稅規模,如小微企業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按規定減按15%征收企業所得稅;小微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對創新型小微企業,在初創期和經營困難時期予以免稅優惠;對于風險投資機構采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創新型小微企業2年以上、符合規定條件的,可以按照投資額一定比例抵扣其應納稅所得額等。加大對創新型小微企業財政科技經費支持力度并有效運營專項基金,逐步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放寬免收限制,對經營困難的創新型小微企業加大社會保險補貼力度等。
積極發展創新型小微企業融資服務,拓寬融資渠道。拓寬創新型小微企業直接融資渠道,鼓勵和引導符合條件的創新型小微企業到境內外上市融資或通過“新三板”和區域產權交易市場掛牌融資;支持創新型小微企業發行各類債務融資工具,特別是發行創新型小微企業集合債券和短期融資券;大力推動天使投資和風險投資機構發展,如財政專項資金可以為支持創新型小微企業發展的私營投資基金提供融資擔保,或者投資參股已有良好投資記錄、規范經營、市場化運作的天使投資人或風險投資公司,引導其支持創新型小微企業發展;發展面向創新型小微企業的融資租賃機構,積極開展融資租賃業務。充分運用支持創新型小微企業信用擔保的各項政策,構建多層次、全方位、多形式的融資擔保體系,包括政府全資擔保機構、政府參股擔保機構、互助式會員制擔保機構、商業性擔保機構和再擔保機構等。設立和完善專門為創新型企業服務的銀行專營機構,落實知識產權質押貸款,創新金融產品。
完善創新型小微企業服務體系,推進協同創新模式。以高新區、科技企業孵化器、高新技術產業基地以及產業集群為依托,搭建專業化服務平臺,為創新型小微企業提供科技、融資、擔保、法律、財稅、知識產權、創業輔導、企業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咨詢、行政審批、綜合協調等服務;鼓勵大型科學儀器設備資源向小微企業開放;積極引導社會資源重視孵化器建設,政府、大學、科研院所、投資機構等共同參與孵化器建設工作,實現大開放、大合作的協同創新,鼓勵創新型小微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相關企業構建創新戰略聯盟。
建立創新型人才隊伍,增強企業創新動力。小微企業應積極引進和培養創新型人才,建立創新激勵機制,鼓勵員工發明創造活動,調動員工創新的積極性,最終形成與企業創新戰略相適應的員工隊伍;加大研發投入,主動進行區域、區際合作和交流,構建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及相關企業的創新合作橋梁,協同創新發展;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升員工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對于新的技術、工藝等要及時申請專利,培養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人員。
(作者單位:河北金融學院、河北省科技金融協同創新中心、河北省科技金融重點實驗室;本文系2015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研究成果,項目編號:HB15YJ076)
【注釋】
①李森森:“我國科技型小微企業成長的影響因素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②段姍,寧建榮:“充分發揮創新型企業引領轉型發展的作用—對浙江省創新型企業發展的分析與評價”,《中國科技論壇》,2012年第11期。
③張巍巍,汪長柳,張玉賦:“創建創新生態系統培育創新型企業—基于南京市創新型企業的調研”,《特區經濟》,2015年第11期。
④⑤于洪:“創新型中小微企業的財稅支持政策研究”,《稅務研究》,2015年第5期。
⑥何劍,李玲芳:“科技金融支持創新型企業發展的國際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兵團黨校學報》,2015年第6期。
責編 /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