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正處于塑型之中,“權力東移”“美中博弈”“三足鼎立”“多極世界”“無序和失序”是正在顯現和未來可能的世界格局走勢。不能排除世界會經歷一個無序或失序的時期。這個時期有多長,要看客觀形勢和主觀努力。一方面,形勢比人強,另一方面,歷史終究是人類自己創造的。中國在世界的汪洋大海上向哪個方向發展,怎樣發展,與誰一起發展,都事關大局和大勢。只要我們保持自己的戰略定力,看準方向,穩步前進,到了兩個一百年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世界人民的和平發展,就都絕不只是美好的愿景!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世界被劃分為東西方兩大陣營,并開始了近半個世紀的冷戰,蘇美兩強爭霸構成了世界的基本格局。1991年,蘇聯解體,冷戰由此結束,世界格局進入了美國“一超獨霸”的單極世界。“歷史終結”成了紅極一時的判斷。但“9?11”恐怖襲擊打亂了這個局面,中國等非西方世界國家的崛起,更改變了“西風烈”的局面。接下來2008年的金融風暴,又在經濟上對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給予了沉重打擊,至今還沒有完全恢復。本文擬對眼下和今后世界格局的幾種可能走勢以及中國的戰略選擇進行簡短分析。
世界格局的幾種可能走勢
一、“權力東移”
這是美國一些戰略界人士頗為憂慮的。“9?11”后的十幾年,正好是中國迅速發展為世界新興經濟體之一的過程,2012年以后按GDP計算已經超過了日本。照目前的發展趨勢,就算中國以新常態下的年均6%—6.5%的速度發展,再過十年,成為世界經濟中的排頭兵,也指日可待,更不用說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情況。“美國衰落”一時成為美國戰略界(含外交、國防、情報乃至學界)一些人士十分擔心的事態,盡管按照經濟、軍事、科技、教育、資源等“綜合國力”看,中國與美國之間還差距甚遠,中國本身也并無取代美國的戰略意圖。但中國的發展規模、速度和趨勢令美國疑懼。在這個語境下,也就不難理解“重返亞洲”或者“亞太再平衡”的產生。“重返亞洲”的主要內容就是以亞洲為重心,而不是留在中東繼續“反恐”戰爭,或繼續把相當的兵力部署在歐洲。當然,美國這次不是用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或冷戰的方式,也不是用小布什對付伊拉克的方式,而是憑借“巧實力”,搞“前沿部署”“前沿外交”。
這一做法背后的一個基本假設,是美國意欲防止出現“權力東移”。這種“權力轉移”,在世界資本主義近代史上曾幾次出現。從意大利到荷蘭,從荷蘭到英國,再從英國到美國,期間也有過幾次大的危機和挑戰,包括兩次世界大戰,即使權力轉移到美國后也還有過長達40多年的冷戰。所以美國既然有保持“全球領導地位”的希冀,對中國的崛起有戰略憂慮或戰略疑慮也屬正常。
然而,如果對中國一百多年的近代歷史和幾十年來的發展道路有所了解,對中國的國家戰略和她背后的制度、文化有所認識,“權力轉移”的動力就很難從中國這邊找到。如果美國對自身的歷史地位及綜合實力有正確的估計,就會明白幾十年內“大權旁落”的可能性也未必很高。特別是,如果再對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有所洞察,對于國際環境的認識更加全面,就會認識到原來意義上的“權力轉移”其實很難重現。對于中國來說,這種“權力”,不僅不會要、不想要,也不該要、不能要。不會、不想,是因為我們既沒有這個野心也沒有這個目標;不該、不能是由我們的國家性質、社會制度所決定的。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