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來研究中國社會狀況和階級關系,提出了中國革命的正確綱領。毛澤東明確指出:“認清中國社會的性質,就是說,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的根據。”②建黨初期,黨內同志雖然認識到中國受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國家獨立和民族生存受到威脅,社會發展停滯不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等基本國情,但并沒有真正認識到中國社會性質是基本國情的核心,因而普遍認為中國革命是以無產階級為主體的社會主義革命。1922年6月黨的“二大”時,中共中央才深刻分析當時的國際形勢和國內政治經濟狀況,闡明了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和動力,區別并提出了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以及建立民主聯合戰線的政策與策略,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二大”宣言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無產階級政黨。他的目的是要組織無產階級,用階級斗爭的手段,建立勞農專政的政治,鏟除私有財產制度,漸次達到一個共產主義的社會。”這是黨的最高綱領,是全黨的奮斗目標。宣言同時指出:現代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中國革命的對象是資本帝國主義和軍閥官僚的封建勢力,中國現階段革命的基本任務是:“(一)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二)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三)統一中國本部(東三省在內)為真正民主共和國。”③這是黨的最低綱領,即中國現階段的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并向全國人民指出了經過民主革命而向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發展的前途。這就科學地回答了中國究竟“向何處去”的大問題。
“二大”以前,中國人民進行了80多年頑強不屈的斗爭,但是沒有一個階級、一個政黨能夠提出上述明確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綱領,所以,斗爭盡管是前仆后繼,卻總是帶有很大的盲目性。中國共產黨成立不久,就提出這樣明確的革命綱領,并在此后經過艱苦卓絕的武裝斗爭,領導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獨特革命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起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這恰恰證明:只有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才能真正擔負起領導中國革命,推翻反動統治,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重任。
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28年的歷史,是一部對中國國情不斷深化認識和科學把握的歷史,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日益結合,不斷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產生形成毛澤東思想的歷史。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共產黨使20世紀中國社會的發展走向了通過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正確方向。由此才說,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20世紀開天辟地的大事變。“這一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④而新中國的建立,則是這一大事變的豐碩成果,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和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 中國共產黨開創獨特的社會主義革命道路,在領導完成社會主義革命中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開啟了20世紀中國歷史發展的新紀元 1949年10月新中國的建立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進入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在這個全新的、全國范圍的執政時期,中國共產黨開創獨特的社會主義革命道路,領導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并開始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開啟了20世紀中國歷史發展的新紀元!這是近現代中國社會歷史變遷的必然結果。
新中國成立后,如何盡快地發展生產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成為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目標和歷史使命。經過三年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各項建設,中國共產黨在短時期內發展生產,穩定秩序,鞏固了人民政權,初步改善了人民生活。此后,經過社會主義改造,開創了獨特的社會主義革命道路,在領導完成社會主義革命中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并初步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取得了各方面建設的巨大成就。隨后,全黨開始進行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努力探索符合國情的發展道路。雖然后來黨和毛澤東過于重視階級斗爭而出現“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失誤,但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十年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使古老的中國以嶄新的姿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這是20世紀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其歷史意義不容低估、更不容抹殺!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