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市二七區塊改造面積近1.7平方里,涉收征收拆遷房屋面積62.74萬平方米,總戶數6251戶。截止到2016年7月7日,房屋征收簽約率、騰空均已超過99%,可謂已經跨越了關鍵性的難點,取得了階段性成功。依照既定規劃開發建設,規范運作,實現拆遷戶滿意得實惠,區塊居住質量改善,政府財政收支平衡,政績彰顯的目標完全可期。二七區塊改造的實踐具有重要理論和政策意義。
第一,舊城舊區改造是城市提質的迫切要求,切合國家大政方針。我國推進新型城市化有兩大空間方向:一是新城新區建設,向周邊擴張;二是舊城舊區更新改造,提升城市集約化水平。二七區塊的改造正屬于第二種,不僅是關系金華宜居宜業城市建設的重大民生工程,更是擴大內需、化解產能過剩的一大助推力量。新城將規劃打造多功能產業帶和高品質居住帶,努力踐行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理念;二七區塊改造是投資百億元建設項目,將為消化鋼鐵、水泥、建材等過剩產能開辟市場空間;改善居住環境質量,提升基礎設施配套功能,以補居住環境和公共安全的短板,切合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本方向。在新常態下,二七區塊改造將成為金華穩增長、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節點和平臺。
第二,舊城舊區改造最大難點在拆遷,但有地方黨委和政府的決心和強有力的組織領導就能攻堅克難,實現和諧拆遷。二七區塊房屋產權性質多種多樣,土地性質不一,拆遷戶訴求不同,利益關系錯綜復雜,極易引發群體性事件,被視為區塊改造的第一大難題。但改造關系城市整體發展和重大民生,順民心,合民意,真心反對的是極少數。地方黨委和政府順應大多數市民意愿,勇于擔當,勇于決策,精心組織和精細化操作。二七區塊改造由金華市委市政府決策啟動,婺城區設立改造工程領導小組和指揮部,注冊成立“金華市婺州城鄉發展有限公司”具體負責項目開發建設。通過制定房屋征收工作程序、核定征收紅線范圍、完善征收補償方案、依法依規推進征收、做好司法強制執行和相關征收保障,全力推進配套項目建設等環節的扎實工作,實現了和諧拆遷。
第三,舊城舊區改造是社會利益重構的過程,關鍵在于土地開發升值收益的合理分享,基礎在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拆遷補償政策并做到嚴格執行。舊城舊區改造是土地利用結構的調整和相關利益結構的重塑。在這里,拆遷戶要得到合理補償,政府要有相應的稅費收入,開發商要有合理的投資回報,市民要求有與其支付能力相適應的商品房價格。在土地開發收益確定的條件下,各方利益訴求是此消彼長的關系,又是相互依存、一損俱損的關系。土地開發成功,是各方利益分享多少的問題;土地開發不成,都是輸家,而沒有贏家。其中,地方政府既是土地開發升值收益分享規則的制定者、執行者和監督者,又是利益分享一方。地方政府圍繞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的拆遷補償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做好多重角色,成為順利拆遷的根本保證。
第四,構建正向的社會輿論環境是和諧拆遷的重要保證。理論影響輿論,輿論引導預期,超越現實條件的預期不能實現又會誤導社會行動。舊城舊區改造不僅是直接相關方的利益整合,而且關系整體市民和農村居民對城市改造成果的公平分享。構建正向的社會氛圍,有利于促進各個社會階層對改造拆遷的認知和配合,提高改造拆遷決策、政策的公信力和政府凝聚力。
責編/陳楠 劉芋藝(見習) 美編/宋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