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以供給側改革助推產業創新升級

——泰州國家醫藥高新區創新發展之路

核心提示: 泰州醫藥高新區以創新為核心,通過科技創新、結構升級、制度優化,構成經濟發展新的供給側動力系統,推動泰州醫藥高新區產業向更高端邁進。

【摘要】泰州醫藥高新區以創新為核心,通過科技創新、結構升級、制度優化,構成經濟發展新的供給側動力系統,推動泰州醫藥高新區產業向更高端邁進。

【關鍵詞】泰州  國家醫藥高新區  供給側改革    【中圖分類號】F061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江蘇省泰州國家醫藥高新區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重大醫藥項目加速落戶,高端創新資源快速集聚,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升;部省共建合作機制順利推進,人才梯度支撐體系初步構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運營機制不斷優化,新型疫苗及特異性診斷試劑被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集聚發展試點,全國第一家國家級醫藥高新區的良好形象初步顯露。截至目前,區內已落戶600多家國內外醫藥企業,其中世界知名跨國醫藥企業10家,國內百強醫藥企業13家;已有28家藥品生產企業取得生產許可證,18家藥品生產企業通過GMP認證正式投產;入駐醫療器械生產企業225家,已有73家企業正式投產;400多項醫藥創新成果成功落地申報,其中134個藥品正在申報之中,已經獲得藥品臨床批件47個。

2015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6年春節后,國務院首次常務會議又明確提出,醫藥產業要瞄準群眾亟需,加快生物醫藥、新型制劑、高端醫療器械的研發和產業化,以實施供給側改革助推醫藥產業創新升級。對于“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泰州醫藥高新區來說,就是要以創新為核心,通過科技創新、結構升級、制度優化,構成經濟發展新的供給側動力系統,推動泰州醫藥高新區產業向更高端邁進。

發展創新產業,為結構升級供給“新動能”

一方面,加快培育特色產業集群,推動產業向更高端邁進。按照集中、集約、集群理念,全力打造疫苗、診斷試劑及高端醫療器械、生物制藥、化學藥新型制劑、中藥現代化和保健品等六大產業基地。搶抓“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等系列重大政策機遇,推動疫苗及特異性診斷試劑產業集聚區形成比較優勢,規模體量全國第一;推動以抗體為代表的生物藥在全國占有一席之地。鎖定基因測試、核糖核酸、快速診斷系統等重點發展領域,壯大診斷試劑及高端醫療器械產業集群。推動以特殊配方食品、高端保健品為代表的大保健品產業形成特色規模,“十三五”期末力爭達到500億元規模;推動化學藥新型制劑產業化基地成為國際知名跨國企業、國內百強企業的產業化示范基地。在大力發展醫藥制造業的同時,全力發展醫藥研發外包、會展交易、康健醫療等服務業形態,建設醫藥高端制造業的陣地和發展健康服務業的高地,努力打造成全國精準醫療技術應用基地、長三角康復養生旅游目的地和江蘇省醫養結合養老勝地。

另一方面,推動前沿醫療技術加速產業化,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更放心的醫藥服務。目前,中國醫藥城已有400多項醫藥創新技術成果成功落地申報,包含疫苗、細胞免疫治療、干細胞治療、基因診斷測序等多個領域,部分技術具備國際頂尖水平,填補多項國內空白。埃博拉疫苗Ⅰ期臨床試驗研究已在園區完成;康淮公司研發的EV71疫苗、脊髓灰質炎滅活疫苗等填補國際空白;億康公司研發的世界首例經MALBAC基因組擴增高通量測序進行單基因遺傳病篩查的試管嬰兒誕生。中國醫藥城在研和申報的國家一類新藥達到72個,19個一類新藥取得臨床批件。近期復旦張江的海姆泊芬、泰凌醫藥的脲多酸肽注射液等7個國家一類新藥將投入產業化。2月底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告10個1.1類新藥取得臨床批件,中國醫藥城2個1.1類新藥成功獲批。我們將緊盯產業前沿和市場需求,加速推進前沿醫療技術產業化,提供更具個性化、特色化、精準化的醫療技術,造福更多百姓。

集聚創新要素,為科技創新供給“新支撐”

一是加速匯聚創新人才。科技創新,人才是根本。中國醫藥城已經吸引2000多名海內外高層次人才正式加盟,其中國家“千人計劃”人才38人,江蘇省“雙創人才”82人,省“雙創團隊”7個,建立起“113人才計劃”、省“雙創人才計劃”、國家“千人計劃”等三個層次的梯度支持體系。我們將進一步創優人才環境,創新引才方式,創優人才配置,通過“項目引才、產業聚才、平臺納才”等方式,打造國際化、專業化、特色化的人才團隊,滿足各類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二是全面優化專業平臺。技術創新,平臺是支撐。中國醫藥城疫苗工程中心、大小分子平臺等16個醫藥技術公共服務平臺高效運營,符合美國FDA和歐盟EMEA規范的高端創新制劑平臺、藥物安評中心等平臺啟動建設。泰州醫藥高新區將緊盯國家發展戰略,努力把區域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全力申報國家級疫苗臨床評價工程中心、國家新藥創制重大專項產業化基地、國家健康服務業示范基地、國家高端醫療器械集聚試點等高端產業平臺,爭取先行先試,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

三是不斷健全資本體系。產業培育,資本是保障。目前全區已完成組建和正在組建的基金達到20支,總規模超過200億元;總規模100億元的國家一類新藥研發投資基金發起設立;組建了“金融超市”,建立了“統貸平臺”,成立了小額貸款擔保公司;構建了新三板上市快速通道,搭建了上股交泰州醫藥板塊,已有20家企業在中小企業股份報價系統掛牌;逐步建立起創業初期政府資助、成長期科技信貸支持、成熟期股權直接融資、擴張期上市培育的現代資本體系。阜陽市還將深化投融資機制改革,圍繞“資產資本化、債務股權化”要求,加快推進中國醫藥城整體上市;加快運營國家一類新藥投資基金和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母基金,推動資本和創新深度融合,為中小企業提供一站式、全方位金融服務。

優化創新環境,為要素配置供給“新保障”

一是做優專業服務品牌。根據醫藥健康產業特點和專業化要求,構建適應醫藥產業發展的藥品報批服務體系、人才服務支撐體系、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創業融資支撐體系、政策顧問咨詢體系等,健全完善華東地區醫藥銷售中心、醫藥成果及專利技術交易中心、江蘇省基本藥物招投標分中心,實行全過程、全覆蓋的專業高效服務,為醫藥企業加快發展、搶占先機提供堅強支撐。

二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在全區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六個一”改革(一枚印章管審批、一個部門管市場、一份清單管邊界、一支隊伍管執法、一個平臺管信用、一個號碼管服務)和干部人事、勞動用工、收入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實施行政審批相對集中改革試點和綜合執法改革試點,成立行政審批局和綜合執法局,加快“去行政化”改革步伐,不斷優化政務服務環境。

三是做足產城融合文章。堅持產城一體、以人為本、綠色低碳、智能智慧的理念,融合生產、生活、生態等主體功能區,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功能布局,完善功能配套,提升產業承載能力,營造宜居宜業環境,加快建設產業特色鮮明、要素功能完善的現代化新城區。

(作者為江蘇省泰州市委常委、醫藥高新區黨工委書記)

責編/潘麗莉     美編/宋揚  王夢雅(見習)

[責任編輯:張寒]
標簽: 助推   供給   改革   升級   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