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理論自信既來自社會主義實踐活動的歷史沉淀,也源自在創造性實踐中的提升。這決定了理論自信是現實存在的,是一種孕育人的心理能力和價值選擇能力的重要社會機制。全面解讀“理論自信”,有助于更好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新社會發展方式,構筑“五位一體”的社會發展新格局。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 理論自信 淵源 【中圖分類號】D20 【文獻標識碼】A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要始終堅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論自信”,這“三個自信”反映了中國社會的實際要求,是確保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成功的保障。而“理論自信”從本質上來看是對建設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自信。強調理論自信,有助于開創發展的新局面。
理論自信源自歷史的積淀與理性自覺
馬克思主義理論是被中國革命和實踐證明了的科學理論,是實現人類解放的重要思想武器。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中國建設社會主義,是偉大的事業。既不能盲目照搬其它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經驗,也不能死守馬克思主義的經典理論。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要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前提下,運用這一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武器,在思想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并伴隨時代的發展做到與時俱進,善于去打破主觀偏見的束縛,面對新情況,積極尋找解決現實問題的良策。①同時,理論自信本身也源自理性自覺。中國共產黨是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武裝的政黨,不僅要善于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還應該在今后的社會實踐中繼續豐富并發展馬克思主義,用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來指導社會主義各項工作,這充分證實了理論自覺。實際上,理論自覺是對理論的覺醒,而理論自信則是在注重理論自覺基礎上,對理論本身價值的認可,理論自覺的高度能決定自信的程度。中國共產黨堅持信仰馬克思主義,對社會主義發展的高級階段——共產主義有著共同的追求。因此,敢于肩負自身的使命,這些都是理論自覺與自信的重大表現,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回答了中國未來的發展之路,更好推動經濟社會實現創新發展。
理論是開展行動的先導,理論正確了才能把握好方向,反之就會南轅北轍,違背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最后一無所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我黨集體創造的精神財富。但是,在推動理論發展與創新的過程中,勢必會遇到多種多樣的阻力與干擾,有的是強調全盤西化,而有的則是思想僵化。這些有害思想的出現不僅嚴重干擾了我國改革、發展和穩定大局,也不利于整個社會階層的團結與穩定。所以,強調并堅持理論自信,確保黨與人民一直保持理性的清醒與自覺,能有效抵御內外的各類考驗與風險,把握理論上的正確航向。②
在社會發展中突出理論自信
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在品質強調創新和與時俱進,這是永葆馬克思主義理論活力的重要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不動搖,科學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貫穿于對科學社會主義的現實追求與理想訴求。③在堅定馬克思主義以及如何正確對待馬克思主義的問題上,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了新思想、新觀點,開創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在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方面,創造性地回答了發展、鞏固社會主義成果的問題,將黨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升到了新境界;在建設黨以及如何建設這一問題上,提出了堅持立黨之本與鞏固執政之基的基本策略,全面豐富并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在實現什么樣的發展以及如何發展的問題上,創造性地回答了如何發展及實現發展成果共享等問題,這讓中國共產黨對發展這一問題有了更為清晰的認知。同時,我們黨在改革與發展的過程中,也不得不面臨其他一些新問題,在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發展的不協調、不持續與不平衡等方面的問題,面對新挑戰、新情況,需要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斷提出與時俱進的理論,讓理論發揮行動指南作用,在鞏固理論有效性的基礎上,不斷提升理論自信。
在提高黨建能力中要展現理論自信
一是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信念不動搖。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執著于理想信念,才能堅守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訴求。通過堅持思想建設為本,大力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始終教育與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踐行黨的群眾思想路線下,解放思想,堅持與時俱進和實事求是,著力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升黨運用理論來改造主觀世界、客觀世界的能力,使黨的理論與實踐能展示時代性,掌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不動搖,不斷奮斗,加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
二是堅持走群眾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的根本宗旨要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將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的力量全面推動歷史前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源自人民,一切都是為了人民,人民才是創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利益主體。中國特色社主義理論體系應堅持以人為本,將人的生存與發展當成是社會價值尺度與基本意義,將人當成是社會的中心與主體,將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所有工作的落腳點與出發點,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做到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在推動社會發展的歷程中,把理論建設作為黨全部工作的歸宿,將發展的成果實現由人民共享,并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在新時期不斷加強理論自信,需要深刻把握時代發展的基本要求,回應人民群眾的愿望,始終堅持以人為本,讓廣大人民群眾能更好理解并接受這一體系,發揮其指導實踐的力量。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匯聚正能量,全面激發人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三是做好新時期反腐倡廉工作。在新時期,反腐敗與不正之風,是關系執政黨生存與人心向背的突出問題。做好反腐倡廉工作,尤其是在改革發展的關鍵期,更需要將反腐倡廉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正黨風、反腐敗是改革開放中一以貫之的重要思想。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強調要將反腐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明確反對腐敗。突出反腐倡廉教育,做好廉政文化建設,全面深化關鍵環節與重點領域的工作,完善腐敗監督機制,落實好黨風廉政建設,糾正危害廣大群眾利益的行為,解決好廣大群眾反映的新問題,重點解決好群眾周圍的腐敗問題。
在理論創新中彰顯理論自信
在注重推動社會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創新,讓理論能有效解決社會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中,發揮導向作用。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自信,需要不斷進行創新,在創新過程中進一步豐富理論。在推動各項社會事業發展中,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緊密結合,真正領會并堅持馬克思主義,發揮理論本身與時俱進的品質。中國共產黨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執政黨,在理論創新中全面拓展自身視野,才能提出新思想,才能更好指導與鼓舞黨及人民。加快推進中國社會主義事業向前發展,需要將這一理論體系放在重要位置,在理論創新上邁出實質性的一步。當下,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黨中央,提出了“四個全面”的治國理政新政策,踐行了與時俱進和不斷創新的品質,讓全黨與全國各族人民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更有信心。
(作者單位:西安外事學院)
【注釋】
①包心鑒:《把握規律與堅定自信——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理論探討》,2013年第3期。
② 劉文藝、王偉:《當前“理論自信”研究綜述》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3期。
③田心銘:《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 ,《馬克思主義研究》,2012年第10期。
責編/潘麗莉 孫娜(見習) 美編/ 王夢雅(見習)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