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瑪信息和益佰制藥日前雙雙公告表示,在推進民營銀行的籌建過程中,由于銀監會民營銀行籌建細則進一步細化,民營銀行最低注冊資本提高至20億元人民幣。經過與相關政府部門以及貴安科技銀行發起人商議,擬不作為主發起人參與籌建貴安科技銀行。一些原計劃入股民營銀行的小股東也紛紛萌生退意。廈門蒙發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2013年12月決定以自有資金5000萬參股商匯銀行。商匯銀行擬注冊資本為10億元,蒙發利占總股本的5%。7月15日,蒙發利董事會考慮到公司聚焦并全力推動主業健康穩健發展的經營目標,同意退出參與籌建民營銀行的事宜。
“很多企業有參與民營銀行的積極性,但不是所有的民營企業都具備發起設立民營銀行的實力。監管部門對于主發起人各方面的條件設置有一定門檻,不符合這些門檻的民營股東可能會轉而放棄。”曾剛說。
據悉,民營銀行籌建門檻已經有所提高,條件包括:若銀行性質為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最低20億元;發起人為擬設銀行注冊地所在省(區、市)內純中資民營企業;持股比例原則上不超過30%;發起人的實際控制人為中國境內公民且不得持有綠卡;采取共同發起設立方式;優先選擇單家企業凈資產不低于100億元、終極受益人和剩余風險承擔者個人凈資產不低于50億元的民營企業作為發起人,欠發達地區如西部地區可適當降低要求等。
按照監管部門的要求,如果民營銀行破產,發起股東承諾將資不抵債的差額部分的資金補齊,以避免銀行儲戶遭受損失。這也是部分民營企業退出籌備民營銀行的原因之一。有一家此前曾發布公告稱籌備發起設立民營銀行的上市公司透露,就是因為考慮到無法對和民營銀行相關的一些兜底風險的制度安排做出承諾,才退出了民營銀行的籌備。
“存款保險制度不能對所有的風險都予以彌補,因此,需要民營銀行的大股東對剩余風險的承擔作出承諾,并對一些可能出現的風險作出前瞻性的安排。”曾剛說。
趨勢 投資稀缺牌照態度趨于理性
銀監會一直都強調,將按照“成熟一家、設立一家,防止一哄而上”的原則推進民營銀行設立和發展。民生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吳琦表示,發起方或投資人對設立民營銀行的市場預期有所下降,投資行為也趨于理性,在情理之中。
從第一批五家民營銀行的表現來看,差異化比較明顯,但是業績距離市場整體的預期仍有差距。“從銀行業經營本身的發展規律來看,其發展必須要有個積累的過程,并不會呈現爆發性增長,與此同時,銀行也是一個規模效應較為明顯的行業,小銀行承擔的運營成本本身就偏高。加之在目前的經濟下行壓力下,銀行業整體經營較為困難。而民營銀行本身成立的時間較短,其面臨的壓力就更大。”恒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表示,民營銀行在短期內不太可能完全攪動市場,只能成為整個銀行體系的補充者。
“從定位來講,民營銀行不需要成為規模很大的大銀行,我國現在并不缺大銀行。民營銀行還是應該在差異性、特色性方面多努力。”曾剛說。
董希淼也說,民營股東投資創辦民營銀行,一定是一種戰略投資,而不能是財務投資,不能想著投兩年就賺錢,這對民營銀行的長遠發展是很不利的。從這個角度看,一些短期資本退出、不參與銀行籌辦是好事。(記者 張莫 鐘源 白田田 實習生 楊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