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對科技創新、工業4.0和人才培養戰略等重要舉措,尤為注重著眼長遠,不斷提高實施效能與質量,所以,使得該國經濟發展在整個歐洲乃至世界范圍一直都處于平穩和高水平態勢。
5、法國在高科技前沿及其最核心領域的自持性強勢爭奪與固本。(1)自20世紀九十年代起,特別是進入21世紀至今,法國為確保其先前原有的世界一流科技大國地位,并積極應對當前面臨的科學、技術、環境與社會等方面挑戰,曾陸續出臺了多部國家科技戰略和科技創新戰略與政策實施框架方案,這些戰略和政策主要是為了確定應對法國十大社會挑戰的優先科研方向與五大主題行動計劃,并強調面向應用的研究,重點解決法國面臨的社會挑戰。
法國政府和科技界、產業界已清醒地認識到,地球人口開始超過90億大關,氣候變化、食品安全、工業振興與數字革命等顯然成為當今社會的重要挑戰。為此,法國在科技創新任務中并特地提出了健康、糧食安全、能源、交通、氣候、包容性社會與公民安全等七個重大挑戰,還以該類挑戰來刺激本國科技創新。以這些創新研究和戰略推進為基礎,法國政府根據本國國情與發展雄心,而又增加了工業振興、建設信息社會、促進歐洲空間開發等挑戰,最終則明確提出了需加緊應對的十大社會挑戰及根據每種挑戰所確定的法國科研應優先發展的若干具體奮斗方向與目標。從社會挑戰角度看,其內容主要是?:節約資源與適應環境變化,開發清潔、安全與高效能源,刺激工業振興,改善生命健康與增進社會福祉,保障食品安全與應對人口挑戰,創建可持續交通與城市體系,建設信息與通訊社會,構建創新型、適應型的和諧社會,促進歐洲空間開發,保障公民安全等。
與十大社會挑戰相對應、相貫穿,所謂五大主題行動計劃則分別是:致力于應用的大數據研究,致力于應對氣候變化的地球觀測,致力于醫學與產業應用的系統生物學研究,致力于服務病患的健康研究,致力于服務公共政策的人類行為研究等。
法國頒布的決心聯合整個歐洲在2020年前后實施完成的應對社會挑戰戰略和主題行動計劃,是通過充分調研德國、英國、日本等國的高科技發展戰略及科技創新計劃為前提,而做出的很有代表性、很有時代感、很有影響力的一項重大決策舉動,經過近一年多的認真實踐,其作用已在清晰地顯示出來。
(2)根據相關資料可了解到,在近幾年,法國的科技實力排名世界第五,國內生產總值位居世界第六,尖端工業、農產品加工業及服務業尚具較大優勢,不僅是老牌工業強國,而且在科技和制造業的許多領域都曾經業績輝煌。為著應對世界范圍的諸多挑戰,法國正致力于從科技創新、高等教育和人才培養以及產業復興等方面讓國家繼續走向強盛之路,其做法就是通過制定國家戰略和工業計劃引領創新發展、通過實施加大科研投入與資助措施支持創新發展、通過重視高等教育和研究人才培養保持創新活力、通過促進卓越工業領域與公共研究機構而加快協同創新21。
(3)經過21世紀近10多年的積累和發展,在法國正出現一批影響和牽動作用頗大的競爭力集群,該群體作為法國國家創新能力與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支撐點,已形成一個科學、系統且十分具有感召性的創新生態體系,不但有著靈活的組織管理方式,而且從創新研發、市場化運作、信息交流與共享、競爭情報使用到知識管理與培訓、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的社會服務都一應俱全,是當前開展科技創新競爭的一種值得采納、推廣的普遍通用模式22。
(4)最近一些年,為了保證科技創新的順利推進,法國正步步抓緊對大型研究基礎設施及實驗室機構的規范管理,不僅制定了大型研究基礎設施發展路線圖,還把大型研究基礎設施及時納入戰略發展范疇,這樣,對更好地發揮大型研究基礎設施的使用效益、推動大型設備和科學數據資源共享、集中資金建設新設施、最大限度滿足科研工作對技術手段不斷增長的客觀需求,勢必意義深廣。
(5)法國是個中央集權的國家,一貫堅持由國家主導科技發展,從20世紀九十年代末法國即遭遇經濟停滯不前、科研水平下滑的受困窘態,因此,法國便不得不加快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步伐,其做法主要是23:建立完善的科技管理體制,調整部署國家科技戰略以適應科技發展新需要,通過國家立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通過稅收政策優惠扶持企業研發投入,完善科技考評體系,重視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等,事實證明,社會效果還是十分明顯。
法國在高科技前沿及其最核心領域的強勢爭奪,雖然比不上美國、英國、德國和日本那樣程度激烈,不過,也是一支值得重視的勁旅。
6、歐盟國家在高科技前沿及其最核心領域的組拼性強勢爭奪與群賽。(1)歐盟及其20多個成員國大都屬于經濟、科技發達國家,歷來均掌握著足夠的科學研究資金、機構和知識儲備。近些年來,為著有效統籌科研創新資源和能力、優化研究政策戰略和科技重點領域,促進歐洲研究機構體系的健康發展,其已經提出要建立一個“歐洲研究區(ERA)”的戰略目標規劃,鑒于該地區在20世紀80多年中所取得的優異業績,此項規劃的落實和推進,將對提高整個歐洲的全球競爭力與科技創新能力都會貢獻巨大。
(2)長期以來,歐盟及其成員國都一直在致力于營造良好的創業與創新環境,實現科技卓越和產業競爭力的奮起,其主要措施往往都是采取不斷加大研發創新投入、大力推動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創業創新、培育一流創新集群、實施智慧型區域專業化創新戰略等。由于歐盟及其成員國普遍注重支持中小企業創新、重視企業網絡合作平臺建設、因地制宜地制定創新發展戰略、強調利益各方的共同參與,所以,歐洲區域的創新生態建設早就相當成功。
(3)歐盟及其成員國為了維持和提升其在一些戰略性和全球競爭性技術產業的領先地位,因而更加重視在歐盟范圍內通過加強公私合作來實施產業的種種重大科技專項,在這方面,已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科技與創新計劃項目,各成員國科研部門和企業都在踴躍參加相關開發活動。
(4)近十幾年來,歐盟及其成員國針對本地區企業的研發投資增長率出現下滑跡象,曾一直在采取急轉逆勢的種種辦法和舉措,而保利爭盈的工作重點又主要是放到軟件與計算機服務業、工業工程、制藥與生物技術、電子與電氣設備、技術硬件與設備、汽車與零部件等部門系統,從研發投資的長期趨勢看,通過調整結構、優化環境,還是能夠戰勝一時困難,繼續期待光明前景。
(5)在20世紀九十年代末和21世紀初后加入歐盟的一些中東歐國家,也在積極調整其各自的內外政策及經濟結構與科技體制,讓自身的經濟競爭力和科技創新能力能大踏步向西歐國家看齊或靠攏。
7、北美和大洋洲非傳統大國(如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一類中等發達國家)在高科技前沿及其最核心領域的依附性強勢爭奪與順隨。加拿大位處北美洲,與美國緊相毗鄰;澳大利亞、新西蘭位處大洋洲,孤身處在遠洋大海。這幾個國家雖然在科技和產業的某些領域擁有優長,但卻沒有整體能力輕易擠進全球性強勢爭奪陣列,而只能在實際競爭最激烈時尾隨或附和個別特別霸道的國家做些張揚聲勢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