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國家實力的較量正日益表現為創新的競爭,而創新競爭的要害則又是科技創新能力的競爭。因為這一緣故,所以,世界各國都在紛紛將創新作為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繁榮的重要戰略。目前,美國及歐洲一些國家已被世界公認是創新型國家,并且在高科技前沿及其最核心領域的強勢爭奪也先機獨到。此類國家的共同特征即是主要依靠科技創新來形成和鞏固其競爭優勢。通過借鑒國際經驗,近十幾年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亦在加快改變我國創新實力及我國在世界創新版圖的地位。非常清楚,今后全球創新競爭將無疑越來越凸顯創新型國家評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創新績效測度又勢必是創新型國家評價的關鍵與難點,同時,也更不可忽視事實型數據是創新型國家評價體系的重要基礎,動態變化是創新型國家評價體系的必要特征。根據最近一些年全球競爭力評價機構對我國所作的評測,盡管優勢和強項領域不少,但相對劣勢領域如商品市場效率、高等教育與培訓、技術就緒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也頗為嚴重,急需進一步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應愈加重視教育培訓、持續加強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建設,格外注重知識與技術的傳播和應用,迅速提升技術就緒度等工作推進。就宏觀角度說,應繼續配套推出國家科技創新系統戰略,不斷建立和完善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發展的官方及民間機構,在區域創新政策上同樣得有相應的架構體系與評測監管舉措等。另外,必須強調,發揮科技創新在我國各領域的引領作用,在對其進行評價時不但要注重“量”的指標,又得重視知識密集程度等“質”的指標,以便能從中找準關鍵性產業作為科技前沿的重點和分批突破,因而抓緊早日實現我國國民經濟整體產業的轉型與升級,并力爭主動搶占世界未來的科技前沿有利制高點。
大量事實證明,現今國際社會既面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的緊迫驅使、深入沖擊和巨大轉折,需要眾多國家加強合作、交流和集中攻堅,而又有一系列跨越國界、單靠一國或幾國之力所無法解決、并急待通過科技創新及其聯合行動方能得到緩解或治理的世界性難題。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雖然使人類改造與征服自然界的能力得到相當程度提高,但由此也造成了人類對自然界的很大破壞,世界性空前規模戰爭的出現也不能說與之不相關聯;第三次科技革命期間,資源和環境問題固然開始為一些國家所關注,但與達到人類同自然界和美協調相處、世界真正走向和平安寧、并避免巨大戰爭災難禍害的理想狀態卻依然相距甚遠。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到來,不只是應要大大提高各國的經濟生產能力、資源利用能力、社會管理能力,而且更得顯著改變整個國際社會的政治、外交、安全秩序和治理格局,讓強權政治與形形色色稱霸這一戰爭禍根日趨沒落和被鏟除,助推和平發展與和平崛起能成為時代主潮。我國在政治上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經濟上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科技上已擁有越來越多的創新強項,在文化上早就是稱冠全球的東方文明大國,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過程中西方科技強國將會圍繞高科技及其產業最前沿、最核心領域主導權和制控權展開的爭奪,社會各界人們必須善作戰略運籌、善作大局安排、善擔國際責任、善為我國的繁榮富強和長治久安,而同各國一道本著互利共贏精神向前勇睿奮進。
注釋
①張于喆:《美國促進自主創新的特點和基本經驗》,《全球科技經濟瞭望》,2014年第5期。
②楊立忠、楊鈞钖、別義勛、樂俊淮:《高技術戰略》,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1年,第17~41頁。
③馮江源:《高科技發展與當代國際關系》,《學術界》,1993年第5期。轉載于《新華文摘》,1994年第2期。
④馮江源:《高科技發展與當代國際政治的改組和轉型》,《歐洲》,1995年第2期。轉載于《新華文摘》,1995年第7期。
⑤馮江源:《當代科學交流與國際關系》,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第86~96頁。
⑥馮江源:《當代科學交流與國際關系》,第97~112頁。
⑦黃志凌:《世界經濟增長與新科技革命》,《經濟日報》,2015年3月3日。轉載于《新華文摘》,2015年第10期。
⑧白春禮:《創造未來的科技發展新趨勢》,《人民日報》,2015年7月5日。轉載于《新華文摘》,2015年第18期。
⑨陳穎健:《世界科技發展呈現八大趨勢》,《瞭望新聞周刊》,2015年第9期。轉載于《新華文摘》,2015年第10期。
10、27許端陽:《世界主要國家科技成果轉化的新舉措及其啟示》,《全球科技經濟瞭望》,2014年第4期。
11張翼燕:《美國科技政策的“四項基本原則”》,《全球科技經濟瞭望》,2015年第1期。
12思柯:《美國創新者群像》,《世界科學》,2016年第6期。
13張秋菊:《預算緊縮環境下的美國科技與創新政策新舉措》,《全球科技經濟瞭望》,2015年第9期。
14封穎:《細數美軍正在研究的顛覆性技術》,《光明日報》,2014年10月19日。轉載于《新華文摘》2015年第2期。
15黃軍英:《美國科技創新實力及創新體系優劣勢分析》,《全球科技經濟瞭望》,2014年第10期。
16李振興:《創新驅動發展——英國創新政策五大著力點及具體舉措剖析》,《全球科技經濟瞭望》,2015年第4期。轉載于《新華文摘》,2015年第14期。
17胡志宇:《英國從科技創新的視角評價戰略性產業的做法及其啟示》,《全球科技經濟瞭望》,2014年第7期。
18李振興:《英國技術前沿研究工作全景》,《全球科技經濟瞭望》,2014年第2期。
19趙清華:《德國聯邦政府寬帶戰略及其實施進展》,《全球科技經濟瞭望》,2014年第12期。
20陳曉怡、裴瑞敏:《〈法國—歐洲2020〉科研戰略解析及其啟示》,《全球科技經濟瞭望》,2015年第6期。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