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縣級私個協會秘書長,我努力爭取正確定位和處理與主管部門的關系,自2014年4月份起開啟了“回歸協會職能,依章規范運作”的改革。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和堅持,取得了一些成效,逐步使本縣私個協會工作走上了正軌路。
艱難起步
2013年8月,我轉崗擔任江蘇省太倉市私營個體經濟協會秘書長,這個崗位并非是我喜歡的,也不是在我情愿的狀態下上任的。長期在工商局重要崗位擔任中層正職的我,卸任經濟監督檢查大隊大隊長職務,當初抱著不再擔任任何職務,放松一下的想法。但領導反復做工作說,協會是很輕松的工作,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才走馬上任。但我在任前與領導約法三章,協會工作必須依章開展,規范運作。
高立新(中)組織太倉私個協會班子研究工作
上任初期,我開展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并學習了國務院《社團登記管理條例》《中國個體勞動者協會章程》等文件。當時,太倉市私個協會因被《人民日報》等媒體曝光亂收費而處于癱瘓狀態。對這種狀態的成因,我認為,一是政社不分,把協會視為工商局的一個部門;二是不依章開展工作,協會的主要工作成了收費和做工商的輔助協管工作;三是協會工作經費難以得到保障,大部分會費被挪作工商行政經費;四是強收會費、強拉入會;五是協會聘用工作人員待遇低、素質低、積極性低,影響了協會的工作質量。由于上述這些問題的存在,協會作用發揮有限,很難提升地位。
除了對本地區調研,我還赴上海、浙江、廣東、安徽和本省一些市縣考察學習,吸取各地好的經驗。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回歸協會職能,依章規范運作”的協會改革方案,并在2014年4月得到了太倉市工商局局長辦公會的批復,自此拉開了太倉市私個協會改革的序幕。
此次批復并未達到改革的預期,但對全面推進改革有很大幫助。一是承認了協會的社團法人地位,支持協會依章獨立開展工作;二是協會工作人員與工商協管員徹底分離,20名聘用人員專職從事私個協會工作;三是財務獨立,明確了協會會費取之于會員,用之于會員,改革初期協會工作人員基本工資由政府財政經費保障;四是允許協會開展績效考核,調動協會工作人員積極性;五是保障協會的工作用車,支持協會工作的開展。這些政策來之不易,是經過爭取反復研究確定的,對扭轉協會工作局面有較大幫助。
武裝頭腦
改革初期,我們發現,協會工作人員對協會職責等應知應會的知識知之甚少。因此,我們認真組織學習,輔之以嚴格的考試,重點解決“干什么?”“如何干?”的問題。
太倉私個協會擁軍工作成為全市十大擁軍品牌,大家高興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