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在二戰以后大力發展教育和文化事業,現已成為世界第二大文化強國,對日本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日本文化產業在長期發展中不斷創新,形成了集多種創新為一體的獨有的文化創新體系,其發展創新的路徑值得我國研究和借鑒。
【關鍵詞】日本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體系 創新路徑 【中圖分類號】G114 【文獻標識碼】A
文化產業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在國際金融經濟危機中,依然成為支撐各國經濟發展的支柱。日本文化產業在世界文化產業發展中占據著重要位置,在世界文化產業中排名第二,而且對日本本國GDP的貢獻率僅次于制造業。日本文化產業能夠獲得持久發展,關鍵在于注重創新。
制度創新: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產業體系
日本成為現在的文化強國,是經過長期的探索創新和發展的過程。封建時期向資本主義時期的過渡,最核心的就是思想文化的轉變。日本在明治維新時期,積極和當時最先進的西方思想文化所結合,改變思想文化落后的現狀,自此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二戰以后,日本的經濟受到巨大的打擊,之后日本政府不斷進行經濟的發展和修復,到80年代提出與國家發展戰略相適應的“文化立國”的發展口號,并且不斷進行探索和創新,一躍成為世界文化產業強國,每年的文化產品輸出量在世界文化產品的輸出量中占有很大比例。日本在這幾十年的發展中主動進行文化產業領域的創新與改革,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產業體系。
注重制定和出臺相關法律法規、戰略規劃對文化產業進行保護和管理。為了加強對文化產業的保護與支持,日本制定了相關法律法規,以層次高、效力強的法律,從根本上保障文化的長遠穩定發展。日本文化產業立法主要涉及三個領域,分別為“文化內容的監管與控制”、“著作權”和“文化振興”三個領域。日本從90年代頒布《文化產業振興基本法》以來,不斷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的發展和完善,加大對文化產業在立法上的支持,可見日本政府對文化產業保護和支持的決心。同時,還制定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并將其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日本政府十分重視對文化產業的發展,每年會制定并出臺相關的文化產業發展戰略,并且細分到不同時間段和文化產業的各個方面,積極落實、不斷推進。
注重文化產業與相關產業的協調發展。日本文化產業在世界文化產業中具有鮮明的比較優勢,還因為日本政府尤其注重文化產業和與其相關產業的協調發展。日本政府設置了相應的職能部門,以加強對文化產業的管理,促進其健康積極發展。經濟產業省和文化部門省作為政府設置的最重要的文化管理部門,在文化管理中起著重要作用。前者是從經濟角度對文化產業的發展給予指導和管理,后者是從文化角度對文化產業進行指導管理。為了加快文化產業一體化的形成,日本政府在2003年設立了世界獨有的知識財產戰略本部,以推進制定的“知識財產戰略推進計劃”。不僅如此,日本還設置了世界少有的中央文化部門機構,全力扶持文化產業的發展。
重視借助戰略會議、懇談會、審議會等多種會議形式,集合業界和民眾的智慧,共同決議商討。日本政府通過舉辦文化相關的戰略會議、懇談會等,討論本國及世界文化產業發展形勢,商討本國文化產業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的方法。這些會議的舉辦,發揮了日本專業界及其他社會各界的決策參謀作用,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決策做出了很大貢獻,保證了日本文化產業發展決策的科學性和先進性,促使文化產業日益形成一體化的發展模式。經過商討做出的決策立足于社會各界,因而能在政策目標和行動上形成統一,使決策很好地得到貫徹和落實。
技術創新:為制造業注入了生命力
日本是一個創新能力很強的民族,技術創新為制造業注入了生命力,也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注入了生命力。日本在科教興國戰略的基礎上,利用高科技技術手段,在文化產業領域進行了技術的創新和模式的創新。
和相關聯的產業進行合作,自主研發新產品。在日本,電子制造業非常發達,在世界電子制造業中也是首屈一指。日本政府利用這一技術優勢,將電子產業與文化產業相結合,生產并輸出具有高價值的附屬產品。電子產業和文化產業的結合形成了獨特的數字文化產業,如網絡游戲、數字影音、數字動漫等相關產品,這些產品一經推出就得到熱銷,占據了大量的市場比例,并且推向了世界。
注重建立完善的科學技術和創新實施體系。日本政府不斷推動和完善創新政策,依靠政府進行規劃協調、財政支持和專利支持,發布相關計劃,并制定發展方針和措施。中央政府在“綜合科學技術會議”的指導下,各部門進行科學技術政策的商討和制定,明確技術發展的歷程,并進行重點把握,提高創新效率,并推行了具體的措施進行文化領域的創新指導。
注重信息通訊技術產業的戰略引領。把網絡技術作為文化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路徑。網絡和通訊技術的發展不僅帶來了可觀的電子領域的經濟效益,也為文化產業的發展也帶來新的發展機遇。21世紀以后,日本發展IT行業,并且作為國家的發展戰略,積極鼓勵文化產業與IT產業的結合,選取產業的交匯點進行創新發展。推動了新一批文化電子產品的出現,促進產業實現跨領域融合發展。
產、官、學相結合的獨特發展模式的形成。日本政府對文化產業的獨特扶持還體現在“產、官、學”的協同合作模式上。“產”指的是企業,“官”指的是政府,“學”指的是大學,這三者的結合即以企業為核心,政府提供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大學提供文化資源和文化人才,企業進行資源的整合利用,形成獨特的發展方式。三者各取所長,融合發展,不僅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還加速了科研成果向文化成果的轉化。政府通過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如技術補貼、稅收減免等手段支持創新型企業的建立發展;一些企業與高校進行合作,建立專門的研究機構,開展技術和成果研討會,共同促進產學的結合與發展。
注重保護知識產權。日本政府為了保護作者等創新人員的知識產權,頒布了多部法律法規,成立了知識產權戰略本部。同時,還設立知識產權調查會、財團法人知識產權研究所等部門,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將知識產權的一些內容帶進了課堂,從小就培養學生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通過廣告、漫畫等多種形式向人民群眾普及這方面知識。這些做法都為知識產權的保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提高了技術人員和文化工作人員的創新積極性。
產品創新及市場創新: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文化產品是文化價值和商品價值的載體,是文化和經濟的產物。日本的文化產品經過幾十年的創新發展,早已實現與電子產業的結合,形成了世界先進的文化產業模式及文化產品。日本文化產品的成果,首推動漫產業。日本的動漫行業涵蓋了眾多領域,比如動漫雜志書刊、電視電影動畫、游戲等。整個動漫產業產生的經濟效益,令人驚嘆。因此,在進行產品創新過程中,不僅要重視產品的原始創新,還要注重產品的發散創新。即堅持原創的核心概念,進行衍生產品的發散性創新,使延伸的領域更加寬闊。
市場創新是指抓住市場需求中存在的商機,通過有效手段開發新的市場,提供新型的產品。市場的創新為產品的創新提供了新的出路,關鍵是形成了新的競爭優勢,以高度的靈活性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日本的動漫行業就是市場創新并且取得成功的例子。
日本的文化產業經過幾十年的探索,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創新路徑。對這一路徑的探索,對我國文化創新產生了積極意義,同時,也為我國文化產業的借鑒和學習提供了可供參考的模式。
(作者單位:常州工學院)
【參考文獻】
①張瑜:《關于中國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幾點思考》,《人民論壇》,2014年第8期。
責編/周曉燕 劉芋藝(見習)美編/宋揚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