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道德講堂”傳播社會正能量

核心提示: “道德講堂”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通過“群眾參與、群眾推動、群眾受益”的教育形式,成為公民道德教育的新平臺,推動了道德建設與社會建設的有機統一。“道德講堂”重在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播新時期道德榜樣,并實現形式創新。

【摘要】“道德講堂”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通過“群眾參與、群眾推動、群眾受益”的教育形式,成為公民道德教育的新平臺,推動了道德建設與社會建設的有機統一。“道德講堂”重在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播新時期道德榜樣,并實現形式創新。

【關鍵詞】道德講堂    道德建設    形式創新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道德講堂”促進道德建設與社會建設的有機統一

改革開放推動了我國經濟與社會的不斷進步,也給道德建設和社會建設帶來新的課題。市場經濟的功利性對道德領域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功利主義和個人主義傾向明顯,貧富差距加大,道德失范現象令人擔憂。正如亞當·斯密強調的,“欽佩或近于崇拜富人和大人物,輕視或至少是怠慢窮人和小人物的這種傾向,雖然為建立和維持等級差別和社會秩序所必須,但同時也是我們道德情操敗壞的一個重要而又普遍的原因”。在這種背景下,要加強道德建設,必須結合社會建設的方方面面,發展民生事業,優化社會結構,擴大社會服務功能。

道德講堂主要通過講習基本道德規范,向人民群眾弘揚中華民族美德,其最根本的目的是引導人民群眾學習身邊的道德模范,追求美好的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質,弘揚良好的社會風氣,調動人民參與社會建設和社會治理的積極性,為提高社會教育、醫療、交通、環境、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水平做出貢獻。

近幾年來,廣州市結合創建文明城市的活動,深入開展“道德講堂”建設,發動群眾,總結身邊的好人好事,傳播真善美,鑄造正能量,引導人們見賢思齊、律己修身。例如,黨政機關帶頭舉辦主題為“履職擔當,奮發有為”的“道德講堂”活動,宣講近年來涌現出來的機關先進人物事跡,旨在通過樹立典型、學習榜樣,倡導勤勉干事、勇于擔當的良好風氣,旗幟鮮明地反對為官不為等庸懶散奢現象,激勵廣大機關黨員干部、團員青年講實干求發展的敬業精神。到2015年底,廣州市建成機關、企業、行業、學校、街區、村鎮各類“道德講堂”600多所,共舉辦講堂活動5000多場次,受教育人數超過100萬人次。“道德講堂”已經成為廣州市樹好人、講好人故事,傳播精神文明的載體,為推進廣州經濟社會改革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

“道德講堂”貴在講好中國故事

一方面,“道德講堂”要講好優秀傳統文化故事。古語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不僅體現了中華傳統的家國情懷,而且闡釋了個人的道德修養與理家治國乃至社會風氣的內在關系。歸納起來,可以分為“修身”“齊家”“治國”三個方面。首先,中國傳統文化極其重視個人的品德修養,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等強調個人修養既是為人處世的條件,也是成就大業的核心。其次, “家和萬事興”,“齊家”指培養家庭美德,中國傳統非常重視家風建設,長輩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影響晚輩的言行舉止。經過代代傳承,形成了良好的家風。歷史上,寇準罷宴、方觀承千里探親、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相敬如賓等都詮釋了這些要義。再次,新時代的“治國”,更是為人處世之公德,包括職業美德、社會公德、愛國主義等。歷史上,蘇武牧羊、班超投筆從戎、岳飛盡忠報國等都體現了濃厚的“治國”品質。

另一方面,“道德講堂”要宣傳新時期的道德榜樣。廣州市番禺區社工委舉辦了“道德耀番禺,好人在身邊”事跡分享會,通過視頻播放、現場訪談等多種形式分享了年度11位“番禺好人”的感人事跡,并由歷屆身邊好人代表為他們頒發了“番禺好人”榮譽證書,希望傳承道德的力量,傳播愛的力量。此外,廣州市“道德講堂”中的榜樣人物:用愛照顧鋼鐵戰士麥賢得的好妻子李玉枝;用一生守護英雄的好警嫂蔡斯迪;36年堅持弘揚越劇藝術的戲服制作技藝傳承人董惠蘭;守護古村落的義務講解員黃顯標;抗洪英雄戰士朱建輝;為搶救傷員組團獻血的環衛工團體;搶救危急孕婦的公交車司機張志德;在平凡崗位上奮發有為的普通工人李百強;免費提供“愛心晚餐”的社工仇子毅……這些道德榜樣的形象通過“道德講堂”走入千家萬戶,深入到人民群眾心里,他們的模范事跡生動闡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核,鼓舞了廣大人民群眾,為廣州市的精神文明建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道德講堂”重在形式創新

踐行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發揮道德講堂的激勵、教育、導向作用,就必須講實效,創新“道德講堂”的形式,避免簡單的“我講你聽”的傳統講座形式,通過創新形式將優秀的道德文明意識內化為群體意識,使其在行為上由他律轉向自律,“知始行成”“知行合一”。廣州市在建設“道德講堂”的過程中,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身邊的故事激勵身邊的每一個人,深深地扎根在群眾中,使人民群眾不僅是“道德講堂”的聽眾,而且是“道德講堂”的參與者、建設者。廣州市“道德講堂”主要包括“唱歌曲、頌經典、學模范、談感悟、送吉祥”等五個流程,各有特點,層層漸進。

在“唱歌曲”環節,全場聽眾在主持人的帶領下,齊唱《公民道德歌》:“道德重如山,道德貴似金,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荔灣區的道德講堂強調與本區文化特色相融合,如在以“孝”為主題的道德講堂中,加進了歌曲《酒干倘賣無》,還原其真實故事,體會“百善孝為先”的至理名言。為了加深與會者的印象,海珠區在“唱歌曲”環節中,添加了各種文藝表演形式,專門制作了伴唱MV,使“道德重如山,道德貴似金”的歌聲贏得共鳴。

在“頌經典”環節,全體聽眾齊讀《勸善文》,朗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戒爾卿士,功崇惟志,業廣惟勤,惟克果斷,乃罔后艱。位不期驕,祿不期侈。恭儉惟德,無載爾偽”等經典名句。而在學校的“道德講堂”上,通過社工講道德經典,老黨員講革命傳統,老師講道德模范故事,向學生贈送道德經典書籍、紅色電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卡片的“三講三送”活動,培養和激發社區青少年,追求高尚、弘揚正能量的精神品質。

在“學模范”環節,“道德講堂”分別請來各行各業的榜樣人物,介紹自己和身邊的先進事跡,以真情感人,以榜樣育人。如廣州市城管綜合執法局直屬三分局副局長劉可文宣講了他工作十幾年來,一直嚴格要求自己,堅持秉公執法,鐵面無私,廉潔從政,不赴飯局、不收禮物,辦案時不接陌生電話,在情與法面前分得清孰輕孰重,在名與利面前揮揮手兩袖清風,勇于擔當、廉潔奉公的事跡。

在“談感悟”環節,聽眾熱烈響應,發表自己聽了先進事跡宣講后的心得體會。他們從百姓的視野、感觸、故事、話語中,將自身的工作生活與國家社會的進步聯系起來,把個人的生活理想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理想聯系起來,向身邊的榜樣學習,以實際行動踐行敬業奉獻、孝老愛親、誠實守信等主題,使道德講堂更加接地氣,更加貼近群眾,更加具有親和力。

在“送吉祥”環節,廣州市越秀區為更好地擴大和延伸“道德講堂”教育人、感化人的作用,越秀區文明辦編撰了《道德講堂》系列叢書。該叢書分為三冊,有古往今來的修身養性之“經典篇”,有民間百姓廣為傳頌的名人“故事篇”,還有宣傳為越秀的道德建設做出貢獻的道德模范及身邊好人的“人物篇”。該叢書圖文并茂,文字通俗易懂。此外,廣州市文明辦向現場聽眾贈送《廣州市民禮儀手冊》《我們的價值觀簡釋》及其他經典讀物,提供了傳播優秀文化的書面載體。

此外,廣州市“道德講堂”還有很多創新形式,如廣州市文明辦的“地鐵道德講堂”,廣州市白云區的“流動講堂”,花都區的“空中道德講堂”等內容和形式的豐富與創新,增加了“道德講堂”的生命力,傳播了道德的力量,提高了城市精神文明的建設水平。

(作者單位:華南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①亞當·斯密著,謝宗林譯:《道德情操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

責編/潘麗莉 宋睿宸(見習)美編/于珊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張寒]
標簽: 講堂   能量   道德   傳播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