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造中國強勢農業,是構建現代農業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不僅需要企業家有理念、有能力、有擔當,還需要政府在改革農村土地制度、強化人才培訓、加大政策扶持上為龍頭企業提供更好服務。
【關鍵詞】強勢農業 龍頭企業 企業家
【中圖分類號】F32【文獻標識碼】A
農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我國是農業大國,我國農業是大國農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展現了打造與大國地位相稱的強勢農業的信心和決心。實現這一偉大目標,任重而道遠,迫切需要每一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每一位企業家,把握大勢,明確前進和努力的方向。
打造中國強勢農業,使龍頭企業成為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主力軍、重要載體、引領力量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打造中國強勢農業,就是要以“三大體系”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現代農業建設,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現代農業的“三大體系”既相對獨立、體系完整,又相互支撐、密不可分,共同影響現代農業的供給總量、結構、質量和效率,構成中國強勢農業的“鐵三角”。龍頭企業集成利用資本、技術、人才、制度等生產要素,帶動農戶發展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要努力發展成為中國強勢農業的領軍者。
龍頭企業要成為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主力軍。產業體系聚焦于農業各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主要是“涉及哪些產業”和“表現哪些功能”,是農業產業橫向面的拓展,彰顯現代農業發展的產業格局和總體架構。當前,我國農業產業體系迫切需要優化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解決好農業資源要素配置和農產品供給效率問題,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龍頭企業是我國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的骨干力量。到2015年底,全國各類龍頭企業達12.9萬家,年銷售收入9.2萬億元;以龍頭企業為引領的38.6萬家農業產業化組織,輻射帶動種植業生產基地面積約占全國農作物播種面積的六成,帶動畜禽飼養量約占全國的2/3以上,帶動養殖水面約占全國的八成以上;龍頭企業提供的農產品及加工制品占農產品市場供應量的1/3,占主要城市“菜籃子”產品供給量的3/2以上。
龍頭企業要成為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的重要載體。生產體系聚焦于產品生產能力,主要涉及“生產哪些產品”、“怎么樣生產產品”和“生產條件如何”,反映現代農業發展的物質基礎。現代農業生產體系,著眼于建設現代農業和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物質支撐,為農業生產提供基礎設施、先進科技和現代物質裝備。更加注重全產業鏈的延伸、全供給鏈的完善、全價值鏈的形成和全生態鏈的打造。當前,我國農業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物質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升,生產力建設取得長足進展。但總體而言,農業生產手段仍顯落后,生物技術、裝備技術、信息技術開發應用水平還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加劇,迫切需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解決農業的發展動力和生產效率問題,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龍頭企業實力雄厚,擁有現代農業生產理念,集成了資金、技術、人才、裝備、管理等多方面的優勢生產要素。在構建現代生產體系方面,龍頭企業要發揮重要主體作用,通過自建基地、示范帶動、為農民提供全程化服務等多種方式,將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信息導入農業,實施標準化生產,構建從田頭到餐桌的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推動農業生產向資金和技術集約型轉變,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
龍頭企業要成為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引領力量。經營體系聚焦于主體及其經營方式,事關“誰來生產”和“怎么組織生產”,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體制機制保障和組織支撐。近年來,隨著農村土地流轉有序開展,適度規模經營加快推進,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量涌現。龍頭企業本身就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讓農戶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的重要帶動力量。在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方面,龍頭企業要發揮引領作用,特別是在科技研發、新業態新模式創新應用、精深加工、品牌打造、營銷渠道建設等方面要當“老大”,積極帶動其他經營主體共同發展。通過“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等組織模式,將現代經營管理理念和先進適用技術傳授給他們,提供質量體系建設、技術指導、市場開拓和資金支撐,培育和壯大新型職業農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采取保護價和加價收購農產品、二次利潤返還、股份分紅等方式,讓農戶和各經營主體獲得更多收益,共享現代農業發展成果。
打造中國強勢農業,企業家是關鍵少數,要勇于擔當時代賦予龍頭企業的重任
當前,我國農業正處于由大到強的戰略性轉變的關鍵時期。作為企業的掌舵人,企業家成為關鍵少數,要自我加壓、自我革命,進行二次創業,帶領企業加快發展、提質增效,成為打造中國強勢產業的領頭羊。
要有理念,胸懷遠大理想抱負。企業家是企業的靈魂,他的思想決定了企業的方向,他的認識高度決定了企業的成就。俗話講,“小進即滿是大患,小富即安如大敵”。有一些企業家經過多年打拼,在完成資本積累以后,沒有了斗志,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奮斗目標,在逆水行舟的市場經濟大潮中,逐漸走向平庸。企業家要開拓視野,有全球化的眼光,才能做全天下的生意;有全行業的視角,才能打造產業帝國。要更新理念,現在企業之間的競爭已不再是簡單的拼要素、拼資源,更要靠創新驅動,緊跟當前“互聯網+”、3D打印、大數據、智能制造等新趨勢,努力實現從“汗水型”經濟向“智慧型”經濟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