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考驗還不僅僅在于此。在面對自然給予的無情挑戰之時,紅軍還面臨著敵人的圍追堵截。我們所熟知的湘江戰役,是長征中最為殘酷和慘烈的戰斗之一,為了突破第四道封鎖線,五萬多紅軍戰士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參加了湘江之戰的老紅軍彭煥生至今猶記“身邊的戰友成批成批地倒下,尸體堆成山”的慘烈情形。
長征途中,紅軍所經歷的艱難困苦是世所罕見的,長征的艱難險阻也鑄就了千難萬險壓不倒、氣吞山河、勇往直前、具有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的紅軍戰士。紅五師師長賀炳炎,右臂六次負傷,需要做截肢手術,當時沒有手術器械,醫生只好用鋸木頭的鋸子鋸掉他的手臂。沒有麻醉藥、止痛藥,他硬是把咬在口中的毛巾都咬碎了。賀龍特地留了一塊鋸下來的碎骨頭,用它來激勵、教育干部:“看,這就是共產黨的骨頭!”1936年2月12日,一位來自涪陵的紅軍彭家模在四川蘆山縣雙石鎮馬家四合院的南側墻壁上寫了這樣的一首詩:別了,我的故鄉!離情別恨,莫繚繞我的征裳。國淚鄉愁,莫羈絆我的戎裝。我要踏上妖氛彌漫的戰場,把我的熱血與頭顱,貢獻給多故多難的黨……
對于死亡近在咫尺的紅軍而言,支撐他們的就是強大的精神力量和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靠的就是全黨全軍的堅強勇敢和軍民之間的大團結,靠的就是對理想和信念的堅定,靠的就是壓倒一切敵人和困難的英雄氣概和革命精神。
永遠保持紅軍長征的奮斗精神和赤子之心
1935年3月5日,紅軍離開遵義,9月末到達甘肅的通渭。30日,在干部會上,毛澤東說道:“你們從去年10月到今年9月,已經走過了10個省。走了兩萬余里,打垮了敵人的前堵后追,戰勝了種種困難。你們都是革命的珍寶,是民族的精華。”接著,他豪情滿懷地為大家朗誦了《長征》一詩:“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詩中流露出的振奮激越之情,是紅軍大無畏英雄氣概和樂觀革命情懷的最好體現,也是對這場波瀾壯闊、無與倫比遠征篇章的精彩抒寫。
1955年,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講過這樣一段話:“我們共產黨人是以不怕困難著名的。我們在戰術上必須重視一切困難。對于每一個具體的困難,我們都要采取認真對待的態度,創造必要的條件,講究對付的方法,一個一個地、一批一批地將它們克服下去。根據我們幾十年的經驗,我們遇到的每一個困難,果然都被克服下去了。種種困難,遇到共產黨人,他們就只好退卻,真是‘高山也要低頭,河水也要讓路’。這里就得出一條經驗,它叫我們可以藐視困難。這說的是在戰略方面,是在總的方面。不管任何巨大的困難,我們一眼就看透了它的底子。所謂困難,無非是社會的敵人和自然界給予我們的。”這其中包含了毛澤東對共產黨人革命精神的經典總結,而長征的魅力也恰恰在于此。這種正視困難、不畏艱險、堅忍不拔戰勝困難的精神和科學態度,使長征精神煥發出震人心魄的力量。
對于參加長征的紅軍戰士而言,長征是影響他們一生的重要經歷;對于中華民族而言,長征又是影響一個民族的重要歷史過程。紅軍在長征中表現出的奮斗精神和赤子之心,也喚醒了一個民族的靈魂,成為危難時期中國的強大精神動力。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長征精神在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那里得到了延續。在抗日戰爭中,無數的中華兒女英勇奮斗,成千上萬的烈士為了革命理想獻出了寶貴生命。“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這些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的誓言,生動表達了共產黨人對遠大理想的堅貞。理想之光不滅,信念之光不滅。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80年前,遠征中的紅軍戰士們對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的渴望是多么強烈。而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長征精神已經成為了代表中華民族的獨特標識。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勇氣,就能毫無畏懼地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就能堅定不移地開辟新天地、創造新奇跡。長征永遠在路上。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
【參考文獻】
①[德]李德(奧托·布勞恩):《中國紀事1932-1939》,北京:現代史料出版社,1985年。
②[美]哈里森·索爾茲伯里著,過家鼎等譯:《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6年。
③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科研局編譯處:《國外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研究論點摘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90年。
責編/王妍卓 美編/宋揚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