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提高我國食品安全政府監管的現代化水平
當前,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多發易發,食品安全狀況與人民群眾的期待仍有很大差距。考慮到我國農業和食品工業生產力水平還不高的實際情況,更應當加強監管,加快提高政府監管的現代化水平,以提高質量效益為中心綜合施策,實施食品安全戰略,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消費者創造安全可靠的食品消費環境,同時為食品行業提供強大的發展助力,切實提高我國的食品安全供應保障水平。
一是建立與我國食品供應保障體系發展現狀相適應的現代食品安全監管體系。食品安全是一個隨生產力水平提高而內涵不斷得到豐富的概念,廣義的食品安全涵蓋數量安全、質量安全、營養安全三個層次的內容。主要面對數量安全問題時,需要加強產業發展和促進部門的職能。當數量安全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質量安全的問題就會凸現出來,需要加強監管執法部門的職能,特別需要強調司法體系的配合。當質量安全的問題基本得到控制,營養安全的問題便會受到重視,則更需要強調專業監管、科學監管。當前,我國基本解決了數量安全問題,正在下大力氣解決質量安全的問題,營養安全的問題也在逐步成為關注熱點。遵循健康產品安全監管規律,建立一個順應食品生產供應生產力發展方向的現代化監管體系,才是系統管控安全風險、回應人民群眾食品安全訴求的治本之策。
二是高度重視源頭治理,防控動物源食品安全風險。西方國家以肉、蛋、奶為主要食物,許多食品或食品原料為工業化生產,且廣泛存在生食習慣,因此對動物源食品安全風險更為重視,監管更為嚴格。在我國,受傳統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影響,長期以來動物源食品并未得到過于嚴格的特殊對待,缺乏對動物源食品安全監管的經驗積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餐飲食文化的引入,我國動物源食品安全風險問題開始凸顯。近年來,“病死豬”、非法進口肉、上海福喜等肉類和奶制品加工領域安全事件頻發,更是給敲響了監管的警鐘。在現行體制下,如何從各個環節加強動物源食品質量安全的監管,已經成為我國監管工作中的一個難題。參考國外(特別是歐美國家)長期建立起來的獸醫制度,探索建立我國駐廠/場獸醫官制度,從源頭加強動物源食品監管,不僅事半功倍,而且有利于更好地與國際接軌。一方面,獸醫(特別是執業獸醫)制度設計了完備的課程,涵蓋食品(特別是動物源食品)安全的科學和實踐基礎,保證了從事食品安全監管人員的專業性;另一方面,官方獸醫巡回派駐制度可以有效強化養殖、屠宰、加工等環節的食品安全監管,減少流通消費環節的工作壓力。
三是要建立食品檢查員制度,加強食品生產流通過程的檢查。落實企業責任除了需要嚴密的法規制度、有效的食品追溯體系外,更需要有力的執法體系。執法體系中最重要的是執法人員的能力和素質。只有能發現問題,才能對違法犯罪行為實施“可置信的懲罰”。否則,監管形同虛設,不能形成震懾。從各國經驗來看,培養一支專門隊伍,經過科學訓練,對食品生產流通環節實施過程監管,是十分必要的。歐盟、美國、加拿大等國都建立食品檢查員制度,提高監管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長期以來,受檢查力量不足等因素的限制,我國食品生產流通環節的現場檢查不足。缺了現場檢查這個“事中監管”,事前源頭把關扭曲為“重審批、輕監管”,事中事后監管則容易成為“運動式”整治和“走過場”。要強化食品安全的事中事后監管,就要建立職業化檢查員隊伍,體現專業性、技術性特點,以現場檢查為骨干、實驗室檢驗為技術支撐,形成少數人留辦公室、多數人在一線的檢查體系。
四是有效提高監管工作服務于社會的能力和水平。食品安全監管不能只依靠法律法規的制修訂,還須更重視大量具體的安全指南的作用。通過指南發揮食品安全風險交流的作用,更好地服務于食品安全監管機構、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消費者、行業協會,加強相互之間的溝通,實現信息共享,攜手共治。通過指南積極引導社會公眾、媒體輿論共同參與食品安全的監管,提升公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和依法維權的能力,為食品安全工作構建最為廣泛的群眾基礎,以獲取普通公眾對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五是切實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國際合作。食品生產有國界,食品風險無國界。我國是食品進出口大國,積極參加食品安全領域的國際合作更加重要。加強與世界貿易組織(WTO)、世界衛生組織(WHO)、世界糧農組織(FAO)等國際組織的合作,加強與食品法典委員會(CAC)等食品安全“三姊妹”組織的合作,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修訂過程,不僅有利于我國食品產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學習國際監管經驗提高我國的食品安全監管水平。陽光底下沒有新鮮事。發達國家在食品安全方面有經驗也有教訓,各國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在面臨具體問題時所體現出的監管理念、方法和監管措施值得深入比較、分析和借鑒,可以幫助我們盡快提高監管能力。此外,一些國際組織在食品安全領域有關實驗室建設、檢驗檢測能力提高等提高技術支撐體系水平的合作項目,值得我們高度重視并充分加以利用,以盡快提高我們在食品安全監管方面的技術能力。
(邱 瓊,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綜合司;歐陽俊,西南財經大學北京研究院 )
Some Thoughts onStrengthening the Government Supervision of Food Safety
Qiu Qiong Ouyang Jun
Abstract:The problem offood safety has been long-standing. From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the solutionis to follow the laws gov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ealth productsindustry, and on the basis of enterprises' self-regulation and mutual restraintby various stakeholders, strengthen government supervision in a systematicmanner. On one hand, government regulators should strengthen publicity andeducation work on food safety; on the other hand, they should punish foodsafety-related crimes, an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a law-abiding,self-regulatory, and cooperative environment of the food industry. At present,China's food safety problems are rampant and rising, which falls largely behindthe people's expectation. Considering the actual condition that theproductivity level of China's agriculture and food industry is not high, thegovernment should tighten supervision; establish a modern regulatory systemsuited to the productivity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ood production and supply;step up efforts to modernize regulation; tak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with afocus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formulate and implement foodsafety strategy; promote the supply side structural reform; and improve foodsafety supply level in China.
Keywords: food safety, government regulation, industry self-regulation,regulatory system, regulatory capa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