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原創精品 > 國情調研 > 正文

是誰擋住了老百姓的漲薪路?

雙十一過去一周多,上周五瀟灑剁手的小伙伴們,揮一揮衣袖,收到無數賬單,陸續進入吃土狀態。此時,島妹大東家的一篇文章正中大家心聲,原題為《降成本,該怎么漲工資》,在被各方轉載后,題目被改成《普通勞動者工資水平仍偏低,該怎么漲?》,更加擊中列位求漲工資而不得的蠢蠢欲動之心。

工資較快增長?

有專家說,過去十多年,工資實現了較快增長。但果真如此嗎?

數據顯示,近兩三年,勞動力成本有所上升,勞動報酬占國民總收入(GNI)的比重雖然從2008年的48.5%回升到2013年的51.1%,但并沒有達到歷史高點,2000年為53%,1994年為54.6%。甚至在80年代中期,這一比重曾高達60%。

吶,再有人說你工資漲得太快時,你就拋出國家統計局的這張圖。

呵呵,好一個“較快”增長,專家的語言藝術真是杠杠的。

按理說,發展成果理應人民共享,發展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增進人民福祉,如今既然經濟發展了,為什么不能給老百姓多漲點工資,多增加些獲得感和幸福感?

再說了,現在經濟處于下行期,消費成為發展重要動力,國家一直提倡擴大內需,消費升級,提振經濟,可是各地又在紛紛降低工資漲幅。這手里的錢變少了,咱們還怎么光榮地為國消費呢?這不是互相矛盾嗎?

說到底,還是得問,為什么工資漲得慢了?

工資為啥漲得慢?

從長周期看,改革開放初期至今,我國勞動報酬長期在世界中處于偏低水平的狀況沒有改變。雖然本世紀初曾有過曇花一現般的較快增長,但由于過去欠賬太多,基數太小,又沒有在總體分配結構上進行調整,只能是相對、短期和補償性的,工資上漲缺乏后續的制度性保障。

從眼面前看,近幾年經濟發展換擋變速,許多行業發展面臨困難,在高速增長期被掩蓋的粗放發展問題,如今一一顯現,成本高,效率低,而本該繼續上漲到合理水平的工資,反而成了“替罪羊”,上漲的勢頭生生被按了下來。按照工資漲幅要與經濟運行主要指標相銜接的說法,如今的現實合理性也沒有了。

除了大環境變化造成的慢,不同地域、行業間的分化愈發明顯,咱們主觀感覺上的變慢也更真切。有圖才有真相,先看以下兩張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表。

看完你會發現,2015年,就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而言,增速最低的地區中部(8.6%),比最高的西部(11.9%)低了3.3%;增速最低的行業采礦業(-3.7%),比最高的教育行業(17.7%),在2014年基數差別并不是太大的情況下,低了21.4%。同為辛辛苦苦工作的勞動者,工資差距咋就這么大呢?在此對負增長的采礦業抱以深深的同情。

但是,不是島妹拉仇恨,為什么有的行業就能漲得又快又容易呢?看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在2014年基數已經破10萬元的基礎上,還漲了11.1%,這不是要逆天嗎?還有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專家不是說工資增長應與經濟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相匹配嗎?去年的經濟增速是6.9%,勞動生產率增長率增速是6.6%,那些遠超兩項指標的行業又是如何做到自帶光環的?

這固然與當前互聯網相關行業處于發展風口、一些行業固有優勢較強等有關,但如果困難行業普通勞動者的工資福利水平還這么龜速地增長,對優勢行業過快增長的工資水平不及時調整,只會讓社會貧富分化更嚴重,埋下更多社會矛盾的引子。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邊是大中城市房價高企,那邊是高收入人群通過投資不動產等手段獲得的財產性收入不斷增加,對于增收渠道匱乏、每月只能眼巴巴指望一張工資卡的普通勞動者而言,還房貸、還信用卡、老人看病、孩子上學,哪一樣不花錢?再看看工資單,更覺得增長成了龜速。

上一頁 1 2下一頁
[責任編輯:孫易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