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泛動員,營造濃厚的監督氛圍。通過警示教育、輔導報告、研討交流等多種載體和形式,提高全黨的監督意識,增強接受監督、參與監督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通過加強宣傳引導、建立激勵機制、強化監督保障等方式,充分調動群眾監督、輿論監督在內的黨外監督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特別是讓老百姓愿意監督、敢于監督,在黨內外形成“人人關心、人人支持、人人參與”的濃厚監督環境。
多措并舉,提高黨外監督的能力。應該加大黨務政務公開力度,避免“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盲目監督,增強黨外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應該建立健全黨外監督機制,鼓勵黨外監督主體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拓寬監督渠道,創新監督方式,規范監督程序,提高黨外監督的規范性和可行性。
健全機制,進一步放大監督實效。要建立科學、高效、合理的聯系機制,搭建黨內監督和黨外監督互動、溝通、反饋的平臺,在不違反保密規定等黨規黨紀和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實現信息、資源和經驗的共享,更好發揮“1+1>2”的監督效果。特別是對于黨外監督發現的黨組織、黨員或者領導干部違紀違法違規行為,黨內監督要及時啟動快速介入程序,第一時間治“病樹”、拔“爛樹”、護“森林”,維護黨的肌體健康,更好地營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