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競爭是企業在市場經濟中永恒的生存法則,而上市公司是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優質企業。現代通訊技術與PC和智能手機的結合將人類帶入了互聯網時代。互聯網不僅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而且對企業的競爭行為產生重要影響。上市公司應當積極利用互聯網推進生產、組織及管理變革,培育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 上市公司 互聯網 競爭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電子商務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改變著上市公司的采購和銷售模式
上市公司是指所發行股票經國務院或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準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上市除必須經過證券管理部門批準外,還需滿足一定條件。其中包括公司股本總額不少于人民幣3000萬元,開業時間滿三年,且連續三年持續盈利等。上市公司的經營發展與金融、物流、市場等組成的經濟環境息息相關。然而,在互聯網時代,上市公司所依存的市場經濟環境圍繞互聯網應用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
互聯網時代,上市公司的競爭環境,存在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當前互聯網金融的蓬勃興發,網貸投資者數量及成交金額都獲得巨大發展。在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的財務運作、現金結算及融資機制都將發生適應性變革,使得其財務管理體制及運作模式呈現出網絡化趨勢。二是物流供應鏈及物聯網逐漸興起,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通過提升生產技術含量、提高生產效率以拓寬利潤空間并提升競爭力的空間已相對狹窄,而通過整合物流供應鏈,節約物流成本,被公認為企業的“第三方利潤源”。三是電子商務乘勢崛起,上市公司中無論是生產型企業、金融型企業還是銷售型企業,正常經營都會伴隨著大量的采購及銷售行為。電子商務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改變著上市公司的采購和銷售模式。上市公司要在市場競爭中保持相對優勢,就應當努力適應并積極應用電子商務營銷平臺。
互聯網時代,上市公司如何開展競爭行為
圍繞互聯網金融開展的競爭行為。在金融資源相對有限的背景下,開拓社會化融資渠道成為企業擴大融資規模的重要渠道。不僅是商業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的網絡化進程在加速,而且證券股票市場本身的網絡化水平已經達到相當高度。證券股票市場與互聯網的高度整合決定了上市公司將無法規避互聯網對自身經營發展的重大影響。為此,上市公司越來越重視利用互聯網開展融資競爭。如隨著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步伐的加速,上市公司間的并購行為越發普遍。為充分展示并購行為的整合價值,具有并購意向的上市公司可能通過互聯網發布相關并購消息,從而將企業的上升趨勢傳遞給股民,達到提升股價和融資規模的目的。
借助電商平臺開展的競爭行為。在互聯網時代的競爭環境中,上市公司圍繞互聯網開展的競爭行為不僅體現在互聯網金融的融資競爭方面,而且在電子商務的市場開拓競爭方面也有充分體現。上市公司都在積極利用電子商務平臺來拓寬營銷規模,在市場上展開激烈的競爭。
依托供應鏈管理展開的競爭行為。上市公司經營規模和資金實力較強,在一定市場范圍內,彼此間的生產技術差距并不十分明顯,通過提升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的空間有限。整合物流供應鏈,進而探索應用物聯網以降低物流成本成為我國轉型升級的重要出路,也成為上市公司培育核心競爭力并開拓“第三利潤源”的努力方向。目前,上市公司都在依托供應鏈來降低物流成本,并降低企業的管理運營成本,從而大大提高企業的資本增值效率。
上市公司利用互聯網開展競爭中存在的問題
對電商的社會化營銷渠道重視不足。電商平臺提供的購銷渠道與上市公司傳統的供貨商及經銷商相比,具有小批量、零散化和社會化等特征,更加適合中小型企業開拓市場之需。電子商務平臺零散化和小批量的購銷渠道雖然無法與上市公司傳統的供銷渠道相比,但完全可以形成積少成多的市場體量。從長遠來看,隨著上市公司電商平臺的成熟完善、日積月累,其所形成的市場開拓效應亦異常明顯。電商平臺與互聯網的結合,尤其是其大數據和云計算的海量信息處理能力和溝通全球的市場面向,可以極大拓展上市公司的市場份額,所產生的市場開拓效應是傳統供銷模式所無法比擬的。事實證明,上市公司對電商平臺的應用完全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市場效果,在大多數上市公司競爭對手對此懵懂無知的背景下,可以得到出其不意的競爭效果。
網絡金融及供應鏈管理人才匱乏。網絡金融與供應鏈管理是互聯網與現代金融和現代企業管理結合的產物,可有效提升上市公司的市場競爭力。網絡金融為上市公司提供了一條發行股票外的融資捷徑。尤其在我國經濟增長壓力漸大和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主導的企業并購行為明顯升溫,成為推進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的重要出路。然而,企業并購所需規模龐大,上市企業通過股市募集的資金相對有限,并且因企業并購融資的風險較大,上市公司通過傳統金融機構融資難度較大,互聯網金融成為一個可行選項。互聯網金融與傳統融資平臺相比,具有融資速度快、抗風險能力強和難度相對較小等優勢。然而,無論互聯網金融應用還是供應鏈管理機制建設,都需要專業的互聯網應用專業人才。當前,我國大多數上市公司在網絡金融及供應鏈管理應用中投入不足,相關人才匱乏,制約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同時,我國人才培育體系中相關的復合型人才培育不足,無法滿足上市公司對相關人才的市場需求。
上市公司網絡信息披露機制不健全。信息披露制度亦稱公示制度或公開披露制度,是上市公司為保障投資者利益、接受監督而依法將其經營狀況和財務變化等信息向證券交易所、相關管理部門和社會公開或報告,以保證投資者充分知情的制度,既包括上市前的披露,也包括上市后的持續信息披露?;ヂ摼W時代,網絡與證券交易市場的結合已經相當深入,故而互聯網成為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責任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在網絡證券交易蓬勃發展的今天,網絡證券交易的信息披露已成常態。我國規定,上市公司的中期報告、年度報告和臨時報告必須在發行人或發行中介人的網站、證券交易所、證監會指定的專門網站發布信息。網上發布的信息也可同時在其他媒介發布。但在實際操作中,因監管不力,導致上市公司所披露信息失實、投機者利用虛假信息從事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的行為時有發生。監管部門職能劃分不清,職責權限規定不嚴格,有權無責,監管隨意現象依然存在,缺乏規范性,容易形成暗箱操作,滋生腐敗,嚴重降低了上市公司的社會信譽和競爭力。
上市公司依托互聯網展開競爭的制勝之道
構建專門網絡應用部門,提升網絡應用能力。上市公司應當在推進日常經營管理網絡化和信息化的同時,構建專門的網絡應用部門,形成與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和供應鏈管理等網絡應用配套、組織層次明確的網絡應用組織架構體系。同時,上市公司還要注意推進網絡應用部門與其他部門的組織協調。
自覺杜絕網絡虛假信息披露,提升上市公司社會信譽。上市公司應當提高信息披露的社會責任意識,通過自身管理體制創新,堅決杜絕虛假不實的信息經過互聯網流向社會,保持上市公司在股民心中的誠信形象,從而提升上市公司的證券市場融資信譽和融資能力,進而提升其金融市場競爭力。
構建自主電子商務平臺,拓寬上市公司購銷渠道。通過電商平臺,進行有效市場細分,實行差異化營銷是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方式。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上市公司可以利用自身的網絡技術實力、人才優勢和資金實力來推動自主電商平臺建設,不斷拓寬自身的營銷渠道。
建設自主專業網站,提升企業的社會知名度及品牌影響力。上市公司應當結合所屬行業特點,推進自主專業網站建設的文化創意,提升網站文化品位,確保網站位于相關檢索瀏覽器前列。上市公司還要依據行業國際市場形勢,構建外語網站或直接建設境外網站,增強上市公司的國際知名度,提升國際市場開拓能力及國際品牌效應。
(作者單位:山西大同大學商學院)
【注:本文為山西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仿真決策體系構建”(項目編號:201324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①胡鵬:《互聯網思維與傳統企業再造研究》,《企業導報》,2016年第14期。
責編/楊鵬峰 賈娜(見習) 美編/王夢雅(見習)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