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是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舉措
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
【歷史故事】
劉少奇對待權力十分慎重,從來不會用手中權力為自己或親屬謀私利。當選國家主席后,劉少奇的一些親戚和本家來到北京,試圖找他幫忙,解決工作待遇問題。為了徹底杜絕這種現象,1959年國慶節那天,劉少奇召開了家庭會議,語重心長地教導親戚和子女們:“國家主席是人民的勤務員。我是國家主席,硬著頭皮給你們辦這些事,也不是辦不成,可是不行啊!我的權力不能亂用,不能拿它為個人謀私利”。劉少奇的教誨使親戚和孩子們心悅誠服,他們當即表示理解和擁護。
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一編研部副研究員 戚義明——
作為一個長期執政的大黨,權力能否得到有效監督,關系我們黨能否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能否鞏固執政地位、實現執政使命,也關系黨內政治生活能否保持積極健康。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是黨內政治生活制度化、規范化的重要內容,是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舉措。
必須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沒有監督、不受約束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這是一條鐵律。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要求依紀依規管黨治黨,堅持用制度管人管權,把制度的籠子扎得更緊,強化剛性約束,做到責任清晰、主體明確、制度管用、行之有效,形成不能腐、不敢腐的防范機制。
必須進一步強化黨內監督。對我們黨來說,外部監督是必要和重要的,但黨內監督最直接、最根本。黨的執政地位,決定了黨內監督在黨和國家各種監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只有以黨內監督帶動其他監督、完善監督體系,才能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必須堅持組織監督、民主監督、同級相互監督相結合。黨內監督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內容。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各級黨組織要負起黨內監督主體責任,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強化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防止權力失控和濫用。
必須堅持黨內監督和外部監督相結合。作為執政黨的黨員干部,除了要自覺接受黨內監督外,還要自覺接受外部監督。只有黨內監督和外部監督相結合,才能形成監督合力,對權力進行全方位監督,確保監督沒有真空和空白,為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