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前沿理論 > 正文

發展權看中國(4)

  發展權是個人與集體人權的統一

李忠夏

發展權是上世紀70年代由聯合國人權委員會委員卡巴·穆巴耶在一篇題為《作為一項人權的發展權》的演講中所明確提出來的概念。在此后的發展中,發展權理論日趨成熟,時至今日,人們已經普遍接受了發展權作為人權的觀念。發展權既是個人之人權、又是一項集體權利,通過這種權利,每個人和所有各國人民均有權參與、促進并享受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發展,在這種發展中,所有人權和基本自由都能獲得充分實現。1986年,聯合國大會第41/128號決議通過了《發展權利宣言》,對發展權的主體、內涵、地位、保護方式和實現途徑等基本內容作了全面的闡釋。

發展權的最大特點在于個體人權與民族、國家集體權利之間的相輔相成:在國家范圍內,發展權體現為個人人權,個體有自由參與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的權利,并公平地從發展中獲益;在國際范圍內,國家有自主獨立實現發展的權利。作為個人人權的發展權以國家的發展為前提,國家如果貧窮落后,則個體發展也無從談起。國家若要發展,則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創造有利于發展的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并且國家要實現主權獨立,對本國的“所有自然資源和財富享有完全主權”,并制定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政策。如果主權不獨立,則國家發展也就不復存在。由此可見,在國際層面,國家的集體發展權主要針對國際社會,要求國際社會為國家、民族的發展提供一個公正、和平的國際環境。《發展權利宣言》規定,各國有義務在確保發展和消除發展的障礙方面相互合作,各國在實現其權利和履行其義務時應著眼于促進基于主權平等、相互依賴、各國互利與合作的新的國際經濟秩序,并激勵遵守和實現人權。這就要求國際社會要始終堅持各國主權平等、相互依存、互利與友好合作的原則,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使發展中國家能夠民主、平等、自由地參與國際事務,真正享有均等的發展機會,消除阻礙發展的各種國際性障礙。

在國家層面,《發展權利宣言》指出,國家有權利和義務制定發展政策,保障每個人發展均等和公平享有發展所帶來的利益。作為個人人權的發展權,其核心在于:一方面,人是發展的主體,人應成為發展的積極參與者和受益者;另一方面,所有的人單獨地和集體地都對發展負有責任,這種責任本身就可確保人的愿望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實現,他們因而還應增進和保護一個適當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秩序以利發展。由此可產生兩方面的義務:一方面是國家的保護義務,國家有義務制定適當的國家發展政策,其目的是在全體人民和所有個人積極、自由和有意義地參與發展及其帶來的利益的公平分配的基礎上,不斷改善全體人民和所有個人的福利,對此,中國現行憲法第19—22條關于“國家發展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提高全國人民的科學文化水平”、“國家發展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事業,普及科學和技術知識”、“國家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現代醫藥和我國傳統醫藥,鼓勵和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國家企業事業組織和街道組織舉辦各種醫療衛生設施,開展群眾性的衛生活動,保護人民健康”、“國家發展體育事業,開展群眾性的體育活動,增強人民體質”、“國家發展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文學藝術事業、新聞廣播電視事業、出版發行事業、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和其他文化事業,開展群眾性的文化活動”等規定都是國家為個人發展權的實現提供積極措施的體現;另一方面,則是個體之于發展權的義務,中國憲法中的基本義務條款和憲法第51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也是此種個體義務的體現。

中國經歷了改革開放30余年的發展,無論在國家層面、還是在個人層面都實現了國家與個體人格的充分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國內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得到了解決,人均GDP與日俱增,個人的文化、教育等人格方面的權利也有了長足進步,這些都是不容否定的成就,也是中國對于國際社會人權發展的巨大貢獻。

(作者為山東大學法學院教授)

上一頁 1 2345下一頁
[責任編輯:趙光菊]
標簽: 發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