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進入新世紀以來,大數據成為國家治理層面應用較為廣泛的技術支撐和戰略資源,為我國的基層社會發展貢獻了巨大力量。基層黨組織作為基層治理的中心,勢必要面對大數據發展所帶來的有利契機與嚴峻挑戰,這種雙重境遇使得基層黨組織必須充分把握數據發展契機,積極應對挑戰,才能順利達到基層社會的“善治”目標。
【關鍵詞】大數據 基層黨組織治理 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碼】 A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數據資源開放與共享。大數據具有顯著的開發價值,利用大數據可以實現數據資源向科研產品的轉化,從而增強國家的治理能力。基層黨組織作為黨和國家治理的重要基礎,將同時面對大數據所帶來的有利契機和嚴峻挑戰之雙重境遇,因此必須要充分把握大數據發展契機,應對挑戰,積極完善治理組織、治理結構,并促進治理主體的多元化、治理方式的科學化以及治理內容的法治化。
大數據為基層黨組織建設水平的提升夯實了技術基礎
大數據伴隨著網絡技術發展而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它所具有的潛在價值正在悄然改變廣大基層人民群眾的生活、工作以及思維方式。不僅如此,還給我國基層黨組織的治理帶來千載難逢的有利發展契機。
首先,有利于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建設水平。大數據作為信息的載體和傳輸路徑,為基層黨組織的建設水平的提升夯實了技術基礎。在基層黨組織思想建設方面,將大數據技術融入到“三會一課”和民主生活會等活動當中,通過查閱黨員所瀏覽的微博、網站、論壇,可以掌握區域內黨員思想動態,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教育;在基層黨組織管理方面,利用大數據聯合高新技術,建立完善的流動黨員數據庫,及時約束黨員行為。并對日常的調研資料、部門工作總結、談話記錄、社會反饋信息等進行數據統計和處理,從而建立健全的黨政監督體系,使大數據成為反腐的糾察利器。
其次,有利于提高基層黨組織的治理能力。大數據具有海量的信息容納能力,實現了信息系統的全覆蓋,可以全面客觀地反映出不同區域、領域、行業內的差異,一改傳統抽樣調查的高誤差率,得到較為精確的調查結果。基層黨組織相關部門可以采用云計算、統計分析等多種信息技術,快速掌握居民的信息瀏覽記錄、論壇發言動態、微信朋友圈動態等,隨后進行大數據分析,準確了解當地居民的思想和行為動態。通過對居民日常關心的問題進行全樣本分析和預判,可以有效幫助基層黨組織調動社會資源,同時聯合相關部門,切實幫助居民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基層黨組織的治理能力。
再次,推動基層黨組織的民主發展。大數據時代,實現了互聯網技術與數據資源的融合,使更多的民眾可以沖破傳統地域與空間的約束,拓寬了民眾參與政治商談的路徑,極大地改變了民眾的行為模式。同時,一些民眾可以通過社交平臺參與到黨組織各部門的監督工作當中,推動黨和政府決策的透明化、公開化。因此,大數據的發展充分體現了人民的主體性,有利于推動基層民主的發展。
大數據發展給基層治理帶來嚴峻挑戰
大數據的發展在推動經濟發展、創造社會福利、提高基層治理能力的同時,還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主要體現在治理理念、治理方式、信息安全和利益協調四個方面。
一是治理理念上的挑戰。在治理理念方面,基層黨組織一般習慣采用傳統的逆向思維治理理念,從所發生的事件倒推,通過分析找到因果,進而提出處理方法。大數據則支持正向治理理念,著重從事件開始到結果的全過程進行分析,即從風險預測到風險分析再到風險應對,同時借助大數據的海量數據特征,避免了小數據遺漏的問題,提高了風險防范能力。
二是治理方式的挑戰。面對大數據的迅速發展,基層黨組織的治理方式也都產生了較大的變化。傳統單向管理、民眾被動接受的治理模式已經不再滿足新時期多元共治的要求,而應逐漸向民主協商、溝通合作的治理模式轉變。在這個轉變的過程當中,面對大數據帶來的海量信息共享,無法完全掌控數據資源,這將給基層治理帶來一定的困難。
三是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的挑戰。雖然大數據具有實現數據資源共享的優勢,但是一旦網絡環境受到惡意破壞,將會導致數據信息泄露,給社會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帶來嚴重的威脅。特別是基層黨組織所完成的調研數據等也極有可能遭到網絡黑客的破壞或者攻擊,這將給我國的社會秩序造成不利的影響,甚至威脅到基層公共財產安全。
四是利益協調和民主訴求的挑戰。大數據技術的進步為民眾表達利益訴求提供了相對暢通的渠道。與此同時,面對各方利益訴求和群眾意見,基層黨組織需要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技術建立網絡政治參與平臺,這將耗費基層黨組織部門的人力和財力。此外,基層黨組織治理由于受到網絡開放性的作用,與民眾息息相關的利益沖突以及社會問題也都蜂擁而至,再加上網絡的擴散性,要求基層黨組織有過硬的應對和處理能力,這些都將給基層黨組織帶來極大的挑戰。
基層黨組織如何用好大數據優勢,規避大數據風險
大數據發展既給基層黨組織治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與此同時也帶來了諸多挑戰。但是大數據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并不是不可規避,作為基層黨組織應正視大數據發展所帶來的雙重境遇,發揮大數據優勢,不斷探索應對策略。
完善治理組織,夯實基層治理的領導核心。大數據的出現推動了現代治理模式的興起,基層黨組織應充分把握大數據發展契機,做到以數據為基礎的治理模式。長期以來,有的社區街道以及鄉鎮農村的領導隊伍年齡普遍較大,在思想上過于保守,進取心不強。因此,應建立一支堅強、有朝氣、具有長遠眼光和開放意識的黨員干部隊伍,注重基層黨員干部的思想與能力的培養,并充分調動基層黨員干部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他們的福利待遇。與此同時選聘具有高知識水平的青年大學生進入基層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
完善治理結構,促進基層治理主體多元化。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明確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通過大數據優化基層治理主體結構,摒棄傳統的單一治理主體的治理結構,強調以數據作為戰略資源,徹底打破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從而形成統一的數據平臺,并以真誠、包容、鼓勵的態度吸引更多的治理主體共同參與基層治理,形成多元合作共治的良好局面。
優化組織結構,促進基層治理方式科學化。大數據在基層組織結構優化方面改變了以往黨員根據居住地設置黨組織的問題現狀,從而形成農村與企業、農村與農村共同建立黨組織的新模式。通過大數據技術更準確地了解廣大民眾的意見和建議,使治理決策更科學。基層黨組織還應充分利用大數據的資源整合優勢,同時借助互聯網技術,不斷優化治理方式,如將對事前審批的重視轉變為事中和事后監管等。此外,基層黨組織還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對事前預測的強化,盡可能地規避風險,當風險出現時能夠進行及時處理。
健全基層制度,促進基層治理內容法治化。當前我國法律體系在網絡規范、互聯網管理、個人隱私安全保護等方面已經初步完善,但是從整體上看這些法律法規還相對較為零散。因此,基層黨組織應和行政部門相結合充分考慮自身實際,細化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相關規定,明確責任歸屬。與此同時,基層黨組織還應樹立法治意識,嚴格執法,樹立正面形象。
(作者單位:長春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①王婷:《大數據思維為政府管理帶來的挑戰與機遇》,《中外企業家》,2015年第21期。
②曾小鋒:《大數據時代政府治理面臨的雙重境遇與突破路徑》,《領導科學》,2016年第8期。
責編/潘麗莉 孫娜(見習) 美編/王夢雅(見習)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