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成為加強黨的制度建設、提升黨的制度執行力的關鍵詞。科學的頂層制度設計要達到預期的目標必須具備有效的執行。這就需要制度的執行主體要充分地認可和認同執行的制度,通過培育適合的制度執行文化,使制度執行力達到預期效果。
【關鍵字】制度 制度執行力 全面從嚴治黨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識別碼】A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成為全黨共識,尤其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將全面從嚴治黨的責任主體進行準確定位和進一步明確。2014年,全面從嚴治黨成為加強黨員自身建設,推動中國改革開放的關鍵詞和風向標,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國共產黨制度體系的不斷改進和完善,極大地提升了黨的制度的執行力。但是站在制度的全局角度,目前黨的制度執行力仍然受制于三大因素(制度因素、主體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制約。國內外復雜的政治經濟環境以及人民的訴求迫切需要不斷提升黨的制度的執行力。
黨的制度執行力現狀分析
制度建設存在滯后性。通過黨的制度執行力現實分析,不難發現,盡管理論設計達到了科學化的水平,但是制度的執行力仍然沒有達到預期成效。究其原因,是由于當前黨的制度建設特別是制度執行力相對落后,制度執行缺少發展性和協調性,束縛了制度執行力的落實。
執行主體存在認知障礙。在探討黨的制度執行力三大要素中,發現現實中存在由于與制度的既定目標存在認知偏離而導致制度執行效果不佳的現象,其中之一就是對制度執行主體的認知障礙。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員干部的自身素質得到更大的提升,但是由于受制于知識結構、經驗等,對制度的內涵把握仍然存在偏差。此外,部分制度執行主體對于制度自身的合法性和正當性存在認同障礙,使制度執行力大打折扣。
執行力受文化因素的禁錮。在全面從嚴治黨過程中,由于受傳統人治思想和制度萬能論思想的影響,導致在黨的制度執行過程中,制度的權威弱化,反而將主導權寄托于個人身上,導致制度出現隨意性。與全面從嚴治黨背道而馳的個人主義極大地阻礙了制度,從而使得制度執行力水平難以提高。
黨的制度執行力的作用機理
從制度執行力三維結構體系中,可以看出,制度要素、執行主體與文化環境三者相互作用、相互聯系,共同促進制度執行力的提高。制度因素自身的科學性和完善度、制度執行主體的主觀性和貫徹執行性以及制度執行大環境的文化培育都影響著制度執行力的提升。
完善黨的制度建設是前提。科學、高效的制度是高水平制度提升力的關鍵,黨的制度執行力的前提和依據也是制度,制度自身完備、科學,也會對其執行力產生良好的導向作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的召開,特別是《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的審議通過,從頂層設計層面為執政黨構建了必備的制度理論設計,用制度規范領導干部的行為,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做到風清氣正。執政黨的制度建設是認識論的良好體現,其自身是隨著認識的不斷更新而不斷發展、完善的。
加強執行主體職能是手段。全面從嚴治黨進程中提升制度執行力除了良好、科學的制度本身,更需要制度執行主體的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環境下,更需要黨員干部嚴格貫徹落實黨的制度。因此,在加強紀檢監察等執行主體的職能的同時,要不斷提高紀檢監察部門執行人員的素質。
營造良好的執行力文化氛圍是保障。文化環境孕育于無形中,其潛移默化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和持久的。執行力文化是將一種文化內化到一個組織內部,成為全體成員認同的理念、價值觀與行為準則。要積極引導各級黨政機關人員在具體執行活動中表現出堅定的政治信仰、樂觀的工作態度與共同的價值觀,養成良好的執行習慣與執行行為,用非凡的人格魅力引導黨員群眾,用嚴明的紀律約束黨員干部,努力提高黨的制度執行力,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黨的制度執行力的提升策略
高效的執行是制度產生作用的前提條件。科學的頂層制度設計要達到預期的目標必須具備有效的執行。這就需要制度的執行主體首先要充分地認可和認同執行的制度,培育適合的制度執行文化,方可實現高效的制度執行力。
加強黨的制度建設。完善和提升黨的制度執行力還需要將制度建設更加科學化,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一是完善黨的領導制度。在全面從嚴治黨的環境下,提升黨的制度建設需要將民主集中制落實到黨的領導制度改革中。二是查補制度漏洞。根據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強化黨內制度的理論性和科學性,彌補制度制定漏洞,要從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等各個制度領域進行全面建設,做到主體全覆蓋、內容無死角。三是發揮非正式制度的作用。非正式制度對于制度的執行影響重大,科學的制度設計需要擺脫消極的非正式制度。如對所謂的“潛規則”進行嚴厲的打擊和弱化。加強制度和黨性的宣傳教育工作,重視制度執行的反饋機制,根據執行過程中暴露的問題和顯現的不足及時進行修訂。
提升執行主體素質。黨的制度的執行與執行主體的素質高低成正比,全面從嚴治黨進程中提升制度執行力需要不斷提高制度執行主體的素質,包括制度執行意識、執行能力等。只有提高制度執行主體的綜合能力與素養,才能更好地控制、監督制度的執行。提高執行主體的制度意識是提高黨的制度執行意識的關鍵環節。傳統“人治”思想對我國的制度執行管理影響根深蒂固,全面從嚴治黨進程中首先需要提高執行主體的制度意識,一切工作都參照相關的制度,不僅可以提高執行效率,也可以極大樹立制度的權威。通過教育學習提高黨員干部的制度權威意識,黨員積極的維護黨的制度的權威性;嚴厲杜絕黨內存在的不合理的超越“制度”的不平等的現象,人人接受黨內監督和群眾的監督。
培育執行力文化環境。營造良好的制度執行文化,培育良好的制度執行環境,首先,需要各級領導干部發揮帶頭模范作用,自覺遵守黨的制度約束,接受黨外群眾監督和黨內監督,從自我做起,培育良好的制度執行環境。其次,需要不斷地優化和加強黨的組織領導,各級黨組織將反腐倡廉精神落實到實處,為高水平的制度執行力提供良好的組織環境。如果各級領導機關沒有堅定決心和堅強領導,制度執行就會成為空話。黨內各個部門應將監督考核機制落實到實處,嚴厲打擊個人利益行為,努力為制度的執行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圍。培育良好的制度執行文化,不僅要在執政理念、制度建設、工作作風上大刀闊斧地真抓實干,而且在創新意識、團隊意識、學習氛圍上都要勇于開拓,積極作為,不斷優化制度執行環境,深入基層,聯系群眾,逐步形成自覺執行的文化氛圍。
在全面從嚴治黨進程中,及時發現黨的制度執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提升策略也是完善黨內制度建設的重要方面。從嚴治黨進程中提升黨的制度建設既需要完善黨的制度建設,從理論層面提供系統的完備的制度機制;并且具有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能夠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不斷地進行更新和完善。對于現實反映出來的不足和制度問題,及時地聯系和協調,做好制度執行力提升的準備工作。
(作者為淮安工學院副教授、紀委副書記)
【參考文獻】
①《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②陳滿雄:《制度執行力》,《行政管理》,2007年第11期。
③王庭大:《制度建設科學化研究》,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11年。
責編/劉芋藝 美編/ 王夢雅(見習)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