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面深化改革的理念由此進入到人們的視野中。經過幾年的發展,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已經深入到了我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在具體的改革進程中,我國的政治和經濟等方面都要面臨著轉型,尤其是思想方面的轉型更是全面深化改革發展的重要基礎。
【關鍵詞】思想轉型 全面深化改革 輿論環境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識碼】A
我國從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政策至今,已經進入到了改革的深水區,未來的改革不能只浮于表面,而是要在更深的層次上進行。因此,從思想的角度出發探尋改革路徑,能夠為改革尋求到更大的動力。
繼續推進改革,要從思想上進行轉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明確了新的發展布局。當前所進行的一系列改革并不僅僅是為了應對當前的危機和挑戰,而是為了在以后可以把握住發展的機遇。另外,也不是為了實現短期的目標,而是為了實現長久的目的。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發展必須要和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結合在一起。依然需要把經濟建設作為發展改革的核心,將其指引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要推動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關系的適應,使經濟和社會可以更加健康的發展。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是經濟體制改革,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是核心問題,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就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的發展現狀而言,改革所涉及到的內容要比之前更加的復雜和敏感。雖然我國經過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已經解決了不少影響經濟發展的重大難題,但是有很多深層次的矛盾并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隨著國內外形勢的不斷變化,我國在改革的過程中又遇到了新的問題。因此如果想要繼續推進改革的進程,我們不僅需要對經濟和政治體制進行改革,而且也要從思想上進行轉變和改革,這樣才能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
思想轉型對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所產生的影響
思想轉型是我國之前改革的突破點。從1978年改革開放政策的正式實施到現在,我國改革進程不斷深入,在這幾十年間我國的經濟、政治和社會都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果把這些變化簡單地進行匯總,我們可以將其簡單地分為五個方面的轉變:首先是從之前的階級斗爭為綱轉變成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其次是從半封閉半開放的狀態轉變成為全面開放的發展狀態;再次是從之前的計劃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為當前的市場經濟發展模式;然后是從人治社會轉變成為法治社會;最后是從缺少物資的社會轉變成為了小康社會。就這五個方面的改變而言,其中有的已經得到了實現,但是有的轉變依然還在進行過程中。但是從總的角度來看,它們都具備了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把思想的轉型當成了其他轉型的突破點,只有人們從思想上開始重視起來,那才有可能會進一步推動機制和體制發生新的改變。
思想轉型是我國當前深化改革的前提和基礎。第一,思想轉型可以減小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阻力。當前我們國家開展全面深化改革,其改革的環境自然要比上世紀的改革環境好很多,即我國當前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的完善,而且也已經具備了比較明確的改革目標和改革方向。但是對于改革自身來說,我們當前所面臨的改革難度一點也不比上世紀八十年代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當前的改革更多的是在思想上所面臨的阻礙。只要能夠在思想上達成了一定的共識,那改革就會達到更好的效果。
盡管在過去三十多年改革過程中,我國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我國畢竟是一個有著十三億多人口的大國,在轉型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個別漏洞。改革本身就是社會進行自我完善的一個過程。我們現在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要將之前在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制度漏洞和缺陷進行彌補。我國實行深化改革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對利益分配的格局進行調整進而使社會朝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讓全體社會成員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但是在短期之內,肯定會使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受到損害。而這些既得利益者為了維護自身的既得利益,就會加速和腐朽思想之間的融合,要打破當前這種現狀,最主要的還是需要進行思想方面的轉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問題上,一些思想觀念障礙往往不是來自體制外而是來自體制內。思想不解放,我們就很難看清各種利益固化的癥結所在,很難找準突破的方向和著力點,很難拿出創造性的改革舉措。”在全面深化改革推進落實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不少思想方面的障礙,但是這些障礙其實更多的是來自體制內。如果不解放思想,我們必然看不到真正的問題是什么,也無法找到著力點和突破的方向。
第二,思想轉型可以將改革的阻力變為動力。思想轉型對全面深化改革發展的重要影響還表現在其可以變成重要的武器,將改革的阻力變為改革的動力。當前不少的事實也證明,很多社會精英都認識到了當前社會發展所存在的弊端,甚至有部分人愿意犧牲自己的利益來促進改革發展的進程。這些人必然會成為改革進一步推動者。
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實現思想轉型
思想對于一個人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同樣對于國家的發展也很重要。因此,人必須要讓自己的思想在現實生活中充分的發揮出作用,并且經過一定的媒介,來把這種思想傳達給別人。所謂的思想轉型,就是要從一種舊的思想轉變為新的思想,這兩種新舊思想之間必然會出現碰撞和沖擊。全面深化改革的發展需要從思想方面進行轉型,而思想的轉型又需要一個比較寬松的輿論環境。
當前我國市場經濟還不完善,國家治理體系也還不夠健全,環境資源遭到破壞,貪腐問題也為人民所關注。這些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并非我國的特例,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也曾經出現過:就美國而言,二十世紀初期,美國出現了嚴重的貪污腐敗、誠信缺失的問題,美國的媒體展開了長達十年的揭黑運動,這種不屈不撓的報道,對當時美國的社會制度和公民的思想意識轉變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所以對我國而言,全面深化改革也需要為言論創造一個更加寬松的環境,在法治軌道上發揮好輿論監督的作用。與此同時,國家也需要有力的監管來剔除那些渲染黃賭毒、宣傳煽動民族分裂、惡意造謠中傷等一些對社會發展不利的違憲違法的言論。
我國經過了多年的改革,當前已經進入到了改革的深水區,想要通過思想轉型來推動改革的進程難度更大了。如果我國在改革的過程中思想沒有與時俱進,那么過去的改革者在當前很可能就會變成現在的保守者。只有在思想方面做到了成功的轉型,這樣才可以正確地判斷改革的方向。另外改革程度不斷深化,所以它無法通過社會財富來證明自身的正確性,更多的是借助于對邏輯和歷史規律的總結來探尋新的改革路線,還需要通過一定的實踐活動來進行驗證。思想轉型則可以有效地減弱改革中遇到的思想阻力,對全面深化改革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作者單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參考文獻】
①高尚全:《思想轉型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條件》,《人民論壇》,2014年第9期。
責編/潘麗莉 宋睿宸(見習) 美編/于珊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